民航航班正常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經過8月份以來的航班延誤治理,全行業9、10月份全國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率、21個繁忙機場始發航班起飛正常率以及機場放行正常率均有較大提升,民航航班運行情況整體平穩,航班正常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這是記者日前從民航局了解到的消息。
為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落實民航局近期出臺的一系列關于做好航班正常工作的文件精神,民航局相關業務部門組成督查組,于10月28日至11月1日,分赴北京、上海、廣州、沈陽、成都、西安、烏魯木齊等地進行督查。督查組采取聽取單位領導匯報、查看相關文件和措施方案、現場抽查航班運行保障情況、與一線員工進行座談、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扎實開展督查工作。
督查發現,民航各單位在航班延誤治理工作中認真學習相關文件精神,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查找航班正常工作中的突出問題、認真分析原因,并通過建立健全組織機構,提高運行效率,規范運行秩序,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建全獎懲制度等措施,航班正常保障和航班延誤處置工作均取得了一定成績。
記者了解到,督查組在各地區共對54個航班運行保障的全過程進行了現場抽查。除高峰時段個別航班旅客辦理乘機手續、安檢等待時間不符要求外,絕大部分航班運行保障時間符合《機場航班運行保障標準》和《航空公司航班運行標準(試行)》的要求。統計顯示,全行業9、10月份全國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率達到74.11%和78.18%,較8月份分別提高8.26和12.35個百分點;全國21個時刻協調機場始發航班起飛正常率為75.7%和78.98%,分別提高5.12和8.4個百分點;全國機場放行正常率84.67%和86.77%,分別提高3.19和5.29個百分點;航班平均延誤時間為14分鐘和12分鐘,較8月份分別減少7分鐘和9分鐘。
與此同時,此次督查也發現,在航班正常工作中仍存在著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如機場保障設施設備不足、空管運行條件和協同決策系統仍需完善、航空公司未能完全實現電子艙單傳遞等。
針對存在的問題,民航局就進一步深化航班延誤治理、做好航班正常工作提出具體要求:一是地區管理局、監管局要加大督查力度;二是提高地面服務保障能力;三是抓緊完善協同決策系統,建立全國統一的民航運行信息發布平臺;四是加快推進機場Ⅱ、Ⅲ類儀表著陸系統建設;五是做好軍民航空域協調工作;六是進一步做好航班正常統計。民航局要求各單位進一步深入貫徹民航局近期下發的《做好航班正常工作若干規定》等文件精神,詳細分析此次督查發現的問題,針對薄弱環節,制定整改方案,明確完成時限,特別是在冬季冰凍雨雪、大風、低能見度天氣影響航班運行的現象時有發生的情況下,將做好航班正常工作相關規定落實到位。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