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關商業航空聲明引發日本不滿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國B-52轟炸機11月26日轟鳴著飛越釣魚島(日稱尖閣諸島時,日本政府將此舉視為美國向中國發出響亮而明確的信息,矛頭直指中國剛剛在東中國海劃設的有爭議的防空識別區。日本發行量最大的日報、觀點偏右的《讀賣新聞》甚至宣稱,“中國正陷于完全的外交孤立”。但這種情緒在29日發生了變化,當時美國敦促本國商業航空公司遵守中國防空識別區的相關規定。
“美國向中國以及該地區發出的信號令人困惑,這不是一件好事。”早稻田大學亞洲安全問題專家植木千可子女士表示,“此前發出的信息是,你不能使用武力改變現狀……關鍵問題是,美國是否打算履行諾言,做海上和空中自由——即所謂全球公域——的捍衛者。”
針對美國副總統喬·拜登2日抵達日本展開早已安排好的訪問,植木千可子表示,美國向中國以及整個地區發出清晰的信號是十分重要的。她補充稱,日本國內的對華情緒現在非常負面。
從華盛頓到東京再到首爾,在太平洋有切身利益的國家都對中國不與他國磋商就宣布防空識別區表示失望。盡管許多國家將防空識別區用作一種空中早期預警系統,但中國的防空識別區覆蓋有爭議的尖閣諸島——中國稱其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并與日本的防空識別圈部分重疊。
美方涉及商業航空公司的聲明其實明確指出,華盛頓方面不接受中國防空識別區的相關要求。但這份聲明還是在東京引發了不滿,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日本政府上周剛剛強令日本航空和全日空改變做法,不再向中國提交涉及中國防空識別區的飛行計劃。
一些專家指出,美國此舉即便是為了確保商業航班的安全,也可能被解讀為美方向中國屈服,令美國在亞洲的最重要盟友日本陷于不利。
“從表面上看,美國似乎確實是那么做了,”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國際安全中心亞洲問題專家羅伯特·曼寧表示。但他補充說,華盛頓方面也許覺得有必要將商業航班的安全置于首位,以避免1983年蘇聯擊落一架侵入其領空的大韓航空客機的事故重演。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試圖淡化日美對航空公司指令上的差異,指出美國并未下令航空公司遵守中國的防空識別區規定,而只是表示政府“總體上期望”航空公司會這么做。
天普大學亞洲研究教授杰夫·金斯頓表示,拜登需要“付出很大努力……來安撫安倍的憤怒情緒”。他需要說服安倍不要用參拜靖國神社來回敬中國的舉動。靖國神社是日本紀念戰死者的地方,但因供奉戰犯的亡靈而激怒鄰國。
但金斯頓補充稱,盡管安倍在公開場合抗議中國的舉動,但這名具有民族主義傾向的日本領導人私下里可能歡迎中國劃設防空識別區之舉;安倍定于12月晚些時候推出一套新的國防計劃。“我敢肯定,安倍在暗地里感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因為中國此舉給他的計劃帶來充足理由,”金斯頓表示。
盡管美方有關商業航空的聲明招致一些批評,但金斯頓表示,美國處于一個“棘手的地位”,因為美國有自己的防空識別區,盡管其規則有別于中國的防空識別區。他說:“你總歸不想強化中國國內的一種說法,即‘不干好事的西方正企圖壓制我們’。”
多數專家承認,中國有權劃設防空識別區,尤其是因為美國、日本、韓國和俄羅斯在幾十年前就設立了類似的識別區。但他們對中國在中日關系高度緊張之際出臺此舉提出質疑。
曾任日本外交官、現在擔任立命館大學教授的宮家邦彥表示,日方關切的遠不止是中國防空識別區覆蓋尖閣諸島。在海上,中國長期堅稱其有權在本國專屬經濟區(與防空識別區一樣,此類區域在法律上屬于國際領土)監管航運活動。宮家表示,東京方面現在擔心,“中方正將同樣的概念應用于空域”。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民航局在漢召開區域監護管理規定審定會
- 下一篇:呂爾學出任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局長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