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各大航空公司競爭加劇
2013年的民航市場持續回暖,但并不意味著一帆風順。這一年,各大航空公司之間競爭加劇,貨運市場需求持續疲弱,盈利水平下滑,同時面臨航班延時、空中堵車、拒載旅客、食品安全等諸多社會關注熱點問題。好在航空公司積極采取措施強化核心競爭力,平穩運營,又有賴國家多項新政策出臺助力,一路跌跌撞撞地迎來了來之不易的年底收官。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1月,全行業完成運輸飛行632.5萬小時;中國民航預計完成旅客運輸量3.54億人,同比增長11%,約占全球旅客運輸量的1/9;預計2013年全年完成運輸總周轉量673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0%。預計全年完成運輸總周轉量673億噸公里;新開支線航線252條。
各航空公司在國內航線的運力投入處于穩步攀升的狀態。其中,以南航、東航和國航為代表的國有航空公司沿襲了以往,提供了國內航線上超過50%的運力。據統計,截至2013年11月,國航累計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6173.5百萬噸公里,同比增長6.7%;東航累計完成14290.67百萬噸公里,同比增長8.02%;南航累計完成16001.9百萬噸公里,同比增長8.1%。國內航線航空公司均重點布局旅游城市。
國際航線上,三大航空公司都不約而同地減少了低迷的日本航線,轉而開通歐洲航線,并加密東南亞及南亞航線。從2013年10月到2014年3月的冬春航季看,南航新開航線45條,運營的航線將達到540多條,其中國內航線400余條,國際和地區航線100余條,往來于國內外180多個通航點,并持續打造“廣州之路”品牌,借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在廣州的落實,吸引更多過境中轉旅客。而國航方面,新航季客運航線條數達到299條,其中國際航線72條,地區航線14條,國內航線213條,通航國家31個,并將波音B777-300ER延程型飛機投入北京至法蘭克福、洛杉磯、巴黎、悉尼及國內北京至上海、廣州等多條主要航線。
在旅客運輸量方面,據統計,2013年1~11月,南航共計運輸旅客8471.34萬人次,同比增長6.4%;國航運輸旅客7143.81萬人次,同比增7.3%;東航同比增8.46%,運輸旅客7314.92萬人次。東航于2013年10月單月國內運力投放超過603萬座位數,在2013年9~10月,南航國內運力更投入超過720萬座位數。作為國內飛機數量最多,航線最為龐大的南航在優化市場組合上有很大優勢。憑借其強大的國內航線網絡結構,南航在一半千萬級機場中呈現一家獨大的局面,占領了大部分的市場。國航與東航雖沒有足夠運力建立航線網絡結構,但以現有的基地機場為依托,輻射國內其他城市,實力不可小覷。另一方面,借由國家接連出臺的新政策,2013年8月,60航班繞行北京的方案得以實施,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天空擁擠、航班延時晚點的問題,有效增強乘客對航空公司的信任度。10月,民航局取消國內機票價格下限,也讓旅客對乘飛機有了更多考量。
貨郵運方面,航空公司與快遞企業正在進行一場沒有硝煙的航空貨運業務爭奪戰。數據顯示,2013年1~11月,國航累計完成貨郵運輸量132.69萬噸,同比持平;東航累計完成128.07萬噸,同比減少1.37個百分比;南航完成115.62萬噸,同比增長3.1%。事實上,航空企業步履維艱。目前國內的航空貨運51%的運力被快遞所利用。航空公司為了順應市場需求,試圖在網購快遞市場中尋找著商機。東航率先通過電商業務拓展其航空貨運業務;南航則推出“南航快運”產品,同時也與順豐、圓通等合作,打造航空貨運和地面物流的全產業鏈;海航則在淘寶注冊網店,經營各地特產網購業務。
2014年中國民航市場仍面臨著嚴峻的考驗,高鐵的遍地開花客觀上降低了短程航空運輸市場的需求量,雖然在政策扶持下,廉價航空勢頭看漲,但想讓民航運力和利潤水平整體上處于相對穩定的格局,還需結合服務質量、飛行安全、綜合管理等多項以乘客為中心的關鍵因素。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