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起來的城市,亞特蘭大
世界上客運最繁忙的機場在哪座城市?北京?倫敦?還是東京?不,正確的答案是:亞特蘭大!
國際機場理事會在2014年1月20日的時候更新了最新的統計數據,如果按進出港旅客人次算,在截至2013年10月的12個月里,美國亞特蘭大的哈茨菲爾德-杰克遜國際機場(Hartsfield-Jackson Atlanta International Airport)以9443余萬人次的旅客數,再次蟬聯世界最繁忙機場排行榜的榜首,力壓北京首都國際機場(8363余萬人次)、倫敦希斯羅機場(7218余萬人次)和東京成田機場(6873余萬人次)等眾多重量級對手。
雖然2013年全年的數據可能還需要幾個月才能完成統計,但是考慮到公歷年年底美國圣誕假期帶來的超常規客流量,亞特蘭大被排行第二的北京反超的可能性較小。那么,綜合國際機場理事會官網上的所能得到的數據看,這已經是亞特蘭大自2000年以來連續13年蟬聯該榜。而筆者看到的另一種說法則是:自1996年以來它就已經在這個榜單上“一覽眾山小”了。除了“進出港旅客數量”這一標準外,在衡量機場繁忙程度的另一個指標“進出港航班數量”上,亞特蘭大國際機場同樣表現卓越。自有統計的2000年到2011年的12年間,它只有4次被芝加哥的奧黑爾國際機場超越,大部分時間里它仍舊是無可爭辯的冠軍。
亞特蘭大,如果不是1996年夏季奧運會的話,這個城市在中國人的印象里可能還會更加淡漠。它雖然是美國東南沿海的佐治亞州州府,卻離海洋有400公里的距離。它不像美國東西海岸的紐約、費城、舊金山、洛杉磯,或者五大湖區的芝加哥、底特律那樣星光熠熠,但它卻是美國舉足輕重的交通樞紐,在世界商業上也有不可忽視的地位。亞特蘭大的建立和發展與交通密不可分,經濟地理的因素在這座城市的成功之路上發揮了難以替代的作用。
這座機場價值幾何?
作為新大陸的美國雖然有很多城市在名稱上與歐洲城市多有關聯,例如紐約(New York)和約克(York),新奧爾良(New Orleans)和奧爾良(Orléans),但是亞特蘭大其實和意大利城市貝加莫的足球隊“亞特蘭大”并無關聯,兩者之間的拼寫亦并非完全一致。
1836年,佐治亞州議會投票通過建設“西部-大西洋(600558,股吧)鐵路”(Western and Atlantic Railway)的決議,這條鐵路呈西北-東南走勢,北起田納西州的查塔努加,南至今天的亞特蘭大。這條鐵路與佐治亞其他的鐵路匯合,就可以將佐治亞州的出?诤蛷V袤的美國中西部連接起來,讓濱海的佐治亞州獲得了更加廣闊的經濟腹地,是一項了不起的交通規劃。不過在當時亞特蘭大還不叫這個名字,甚至根本就沒有名字。
由于被選定為“西部-大西洋鐵路”的南部終點,圍繞這個地方而形成的簡單聚落就干脆被稱為“終點站”(Terminus)。然后隨著聚落的壯大,此地也幾經改名,最后是當時佐治亞州鐵路公司的首席工程師提議叫“Atlantica- Pacifica”,指的恰好是大西洋和太平洋(601099,股吧)。這個提議被當地居民同意,只不過簡化成了Atlanta,也就是今天的亞特蘭大。
由這段城市溯源可以看到,“交通”二字深刻地寫進了亞特蘭大的基因。它是火車拉來的城市,今天又因為機場而騰飛。雖然中國目前的絕大部分機場都屬于賠錢的狀態,但是作為重要的交通設施,機場的經濟拉動作用不能只看直接的投入產出。那么一座機場究竟能夠在GDP、稅收以及就業上貢獻幾何?亞特蘭大國際機場給了我們一個相當不可思議的答案。通過這個答案,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在當今中國,城市們普遍具有修建機場的沖動。
根據機場經濟社會效益研究機構Ecquants的研究顯示,以2012年的情況為例,亞特蘭大國際機場年接待旅客為9550余萬人次,客運航班是74萬班次,貨運航班是64.6萬班次——而這一組業務數據帶來的經濟效益總計為:237.165億美元!
這200多億美元的細化構成是:直接經濟效益102.729億美元,間接經濟效益為41.492億美元,另外還有吸引和催化的經濟效益分別為45.179億和47.765億美元。
在解決就業上,與亞特蘭大國際機場相關的勞動力數量達到了19.66萬人。其中直接雇傭為7.43萬人,間接服務于該機場的為3.77萬人,吸引及催化的工作數量分別為4.11萬和4.34萬人。
以上兩組數據中的“間接”概念指的亞特蘭大是名副其實的商業之城,是全美第9大都市區。按照《財富》雜志2012年的統計數據,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0家的總部坐落于此,全美也只有紐約和休斯敦兩座城市超過此數。其中包括:可口可樂、家得寶、假日酒店、南方貝爾,當然還有利用交通之便的物流企業UPS以及達美航空。
是與直接相關的經濟效益及工作崗位,因此與“吸引”及“催化”兩個概念相互區分。
2012年,這座機場貢獻了全美GDP的0.2%;貢獻了全美工作崗位數量的0.1%;每一位旅客帶來的經濟效益為454美元;每一位旅客帶來的工作崗位數量為2個;這座機場產生的各種效益養活了43.3萬人。要知道,亞特蘭大市區人口也不過44.37萬人(美國普查局,2012年估算值),亞特蘭大都市圈人口則為545.78萬人(美國普查局,2012年估算值)。
這座機場憑什么世界第一?
亞特蘭大國際機場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它只相當于中國的一個省會級城市,為什么能夠做到世界一流城市都很難做到的經濟奇觀?
成就這樣一個偉大的機場自然有許多方面的原因。先講一個容易被忽視的事實——亞特蘭大只有一個機場,佐治亞州也再沒有其他稍微可以與之比肩的機場。這與其他的超級都會,諸如紐約、倫敦的情況不同,紐約有5個機場,倫敦也有3個。多機場的布局分散了單一機場的客流,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削弱了這些城市的機場在“旅客流量”排行榜的競爭力。不過這只是亞特蘭大國際機場能夠勝出的表面且“非主流”原因,真正的關鍵因素依然在經濟和地理等方面。
首先是亞特蘭大在空中交通上的歷史積淀。1925年,在一片廢棄的汽車競速賽道上,出現了今天哈茨菲爾德-杰克遜國際機場的雛形。1926年第一家航班起落此地。在之后的1930年代,亞特蘭大的機場已經成為美國非常繁忙的機場之一——即便以今天中國絕大部分支線機場的標準衡量,這個“繁忙”也是說得過去的:每天有16個班次起降,使之成為繼紐約和芝加哥之后的全美第三機場。而2010年的一篇報道顯示,中國有一半中小機場日均航班起降不足4個班次。
其次是亞特蘭大的地理區位。它地處美國東南,并不靠海。雖然是重要的鐵路和公路樞紐,但是沒有河海之便。它也遠不是這個廣袤國家的地理中心點,與西海岸可謂千里迢迢。可美國的人口分布狀況卻給予亞特蘭大航空運輸業極大的幸運——它與人口稠密的美國“東北老工業區”(大城市典型代表:紐約、費城)、美國“中西部”(Midwest,大城市典型代表:芝加哥、底特律),以及人口增長潛力巨大的美國南部(大城市典型代表:休斯敦、達拉斯)都挨得較近。換句話說,美國的80%的人口都在距離亞特蘭大2小時的航程之內。
這一點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使得亞特蘭大成為理想的旅客和貨物中轉中心,也就塑造了亞特蘭大國際機場的客流特征——國內轉機旅客數量巨大,許多旅客先搭乘航班到此,然后再轉乘其他航班抵達最終目的地。這樣的旅客占所有旅客數的比重甚至高達57%。值得注意的是,亞特蘭大的國際客流比較遜色,如果以國際客流為標準重排最繁忙機場的名次,那么第一名是倫敦的希斯羅機場。亞特蘭大甚至不能擠進全球前20,在美國國內它也僅只能排到第7。
第三個重要因素,是亞特蘭大有極其成功的航空公司——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 Inc.)。達美航空總部便設在亞特蘭大,曾經這家航空公司的“旅客里程收益”(revenue passenger miles/kilometers)是全世界第1。所謂“旅客公里收益”是一種交通計量單位,即一個航空公司單位時間中旅客數量和運輸里程兩者的乘積。一直到2012年,達美航空的這一指標才被聯合航空與大陸航空合并之后形成的新航空巨頭所超過。
達美航空為亞特蘭大機場貢獻良多,它日均航班數量在1000個以上,經常占到整個機場航班數量的50%,它的航班能夠抵達全世界200多個目的地,基本上與整個亞特蘭大機場的航班目的地數量一致。除了達美航空外,亞特蘭大也是穿越航空、大西洋東南航空等航空公司的主要樞紐港。
第四個也或許是最重要因素,就是這座城市本身。亞特蘭大是名副其實的商業之城,是全美第9大都市區。按照《財富》雜志2012年的統計數據,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0家的總部坐落于此,全美也只有紐約和休斯敦兩座城市超過此數。其中包括:可口可樂、家得寶、假日酒店、南方貝爾,當然還有利用交通之便的物流企業UPS以及達美航空。是不是有點意外?世界品牌價值第一的可口可樂是從這里走出去的。
除了世界500強,亞特蘭大還有一個著名的公司,那就是被稱為“聯合國第六大常任理事國”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以及一個號稱“世界最大”的水族館(亞特蘭大并不濱海!)。當然還有1996年的第26屆夏季奧運會留下的奧運遺產。
以上這些都給予這座歷史短暫的城市以豐富的商業及休閑旅游資源。便利的交通運輸帶來了商業的繁榮,而商業的繁榮反過來又刺激了航空交通的需求。整個城市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中不斷向前,穩固的亞特蘭大國際機場在美國乃至世界上也是處于難以撼動的重要地位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