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揭秘MH370“消失”海域下方 究竟是個怎樣的世界?
3月9日,馬來西亞代理交通部長希沙姆丁·侯賽因在新聞發布會上稱,MH370可能被迫“空中折返”,搜救范圍進一步擴大。
北緯06°55′15″;東經103°34′43″,仍是牽動人心的MH370留給外界的唯一確定線索。幾天來,海面不斷發現疑似航油帶、艙門碎片等,又一一遭到各方否認。不過一旦定位客機殘骸,全面搜救將立即啟動。
《博客天下》專訪曾參與泰坦尼克號殘骸發掘及“消失”的法航447號航班黑匣子定位的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蘇珊·艾福瑞主席及大衛·加洛教授,為大家還原MH370所在海域下方,究竟是個怎樣的世界?
【由大衛·加洛提供的測深圖】
大衛·加洛:這是該地區的測深圖,能看到海底形態。我相信這片區域的最大深度小于100米,更有可能比60米還淺。北緯06°55′15″;東經103°34′43〃位于這張圖的中心。顏色的變化代表海底的塊狀和隆起,因此海底不是完全平坦的,但也不是我們所說的“崎嶇多山”。此外,這片區域的海底很可能被沉積物覆蓋。
(圖片來自GeoMapApp)
我想說的是,我們要讓那些受害者家屬和愛他們的人明白已經發生了什么,及正在發生什么。
蘇珊·艾福瑞:在美國有一種說法,在大海里找一駕飛機,就像在干草堆里找一根針。目前,我們已與美國國務院取得聯系,愿意提供任何形式的幫助,并把我們的信息轉給相關負責人。
【談MH370海域下方情況】
大衛·加洛:法航447所在的位置是名為大洋中脊的海底山脈的兩翼。這條山脈是地球上最崎嶇的山脈之一,有非常陡峭的懸崖,有山體滑坡和高聳的山峰,還有非常深的山谷。這非常類似于中國昆侖山最崎嶇的部分。法航447的海底是完全未開發的,連地圖都沒有,水深達6000米,平均水深4000米左右。
而馬航MH370的水深肯定小于100米,很可能淺于65米。咋一看,這片區域的海底與大洋中脊相比,相對光滑平整。但飛機很小,哪怕是海底很小的塊狀或隆起都有可能讓搜尋工作變得復雜。
因此,雖然水深只是十分之一,但不意味著搜尋難度會降低到十分之一。淺水搜尋有它自身的難處。
【談搜救難度】
大衛·加洛:容易的部分是,找到和記錄飛機所需的技術的體積要比在深水中工作的技術小得多,這意味著找到可能的技術和船舶更容易。從邏輯上看,那片區域相對容易操作。法航447所在區域距離它最近的港口數千英里,操作起來要困難得多。
難的部分在于,在淺水中搜尋,聲波導航和測距裝置會被限制在它們能覆蓋的區域,它們“看”不遠。在淺水中記錄,機器人會面臨很強的漲潮和較差的能見度。
【談搜救范圍】
大衛·加洛:我住在科德角,能看到所有從北美飛往歐洲和亞洲的飛機。我可以說, FlightRadar24軟件是精確的,MH370一定有它的雷達記錄。
通過法航的事,我知道我們很難了解幕后發生的所有事情或者說大部分事情。但看上去這個最后聯絡地點是很準確的。
飛機在高空每小時飛行600英里,也就是每分鐘10英里。飛離最后一個已知位置一分鐘,搜索的面積就會大幅增加。1分鐘就是315平方英里,2分鐘會增加1257平方英里。法航447飛離最后聯系位置4分鐘,搜索范圍是半徑為40海里的圓。這么廣的面積,全部搜索完需要好幾個月。
【談技術】
大衛·加洛:技術有3個階段。第1步是找到“干草堆”,然后找到“針”,最后是“檢查針的狀況,恢復它的重要部位”。
找到“干草堆”,關鍵是要確認我們在正確的區域搜尋。我知道,在海面找到一點殘骸都是很難的,在水下搜尋就更難了。不管發生了什么,風向和水流都在不斷變化,一旦找到一些飛機殘骸,還需要確認它們是從哪里的海面漂來的。
水下搜尋主要依賴聲吶(聲波導航和測距裝置)。聲音比光在水里傳得更遠。聲吶(傳感器)可以被安裝在機器人、潛水艇、船舶,或一類被稱為AUV的機器人上面……自主水下航行器。每種方法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在我看來AUV是最好的,但不是找到飛機的唯一途徑。
飛機位置確定后,殘骸在海底的確切區域需要被細致地繪制出來。這時目標就是要找到黑匣子。這需要機器人用聲納和攝像機進行光學鑲嵌來完成,這項工作單調乏味但很重要。
下一步是用高分辨率相機和攝像機做殘骸的詳細檔案。在我看來,殘骸所在地應該被當做一個犯罪現場。沒人知道會需要什么樣的信息,殘骸的位置和飛機各部件的狀況對研究到底有什么作用。想象一下,如果黑匣子上的信息是沒用的。
最后,找到黑匣子后,恢復工作開始,這就會涉及各種完全不同的工具了。
嘴上說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總是容易的。我相信飛機會被找到。這是時間和耐心的問題,讓那些權威的人做他們的事吧。
【談花費】
大衛·加洛:眼下還很難預估搜尋的花銷。況且與乘機人,航空航天工業,以及航空公司和乘客的家屬和親人相比,成本是次要的。找到這架飛機并恢復黑匣子非常重要。
MH370失聯后,大衛·加洛與蘇珊·艾福瑞一直都在關注事態進展。
每天,加洛都會追蹤Flightradar24上的信息。(編者注:Flightradar24在全球五大洲建設了包含500多個接收器的網絡,能收集民用飛機自動發送的位置數據,在飛行員和塔臺控制員之間非常流行)
目前最難的是,他們并不掌握關于這架航班的全部信息,分析均基于媒體披露的消息。
加洛提及,參與法航447航班的搜尋,花費了很長時間,期間需要贏得法航、空客公司、法國及巴西政府部門、與機上乘客家屬的信任。
他認為,重要的是,通過法航447一事,人們應該在這種災難前面建立一種迅速的反應。然而,他并不認為人們吸取了足夠的教訓。
隨著事態進展,加洛預計,將會引發新一輪關于海底搜索的爭搶,哪家公司負責搜索?使用什么技術?由誰負責?等等。
“人們并不清楚海底勘探的情況有多復雜,我們目前只知道約7%的海底世界狀況。”加洛說,同時他指出,中國正迅速成為海洋勘探及海洋科學領域成為領軍者,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潛艇之一。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