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撈專家表示:海上搜尋還要持續較長時間
四月三日,千島湖艦對在南印度洋搜索的井岡山艦進行補給。(新華社記者/白瑞雪攝)
馬航MH370飛機失聯已經28天了,海上搜救已經轉移到全世界海況最惡劣的海域之一——南印度洋,搜救進展如何?何時才能找到MH370?
記者獨家采訪了中國海上搜救中心指揮協調處處長卓立、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副局長楊曉仁,他們認為,在馬航客機國際調查組推算的疑似海域,尚未找到任何與客機有關的疑似物體,飛機黑匣子電池即將耗盡,疑似海域進入秋冬季節,在該區域搜尋MH370可能將持續較長時間。
卓立表示,只要有一線希望,都絕不放棄。
黑匣子電源即將耗盡
“信息有限,是搜尋工作面臨的最大困難。”卓立說,目前海上搜救的主要工作是搜尋客機。
現在,人們對捕獲黑匣子信號最為期待。一般事故發生后,黑匣子仍可向外發射定位信號,如果能夠捕捉到這一信號,就可以準確知道黑匣子的所在。目前,澳大利亞已經借用了拖曳式聲波定位設備和無人水下航行器,一旦發現海面殘骸、通過重建溯源模型倒推出疑似墜海區域,便立即前往黑匣子的疑似入海區域進行海底探測。令人擔憂的是,黑匣子電源的設計使用時間是30天。從3月8日至今已經過去28天,一旦黑匣子電池耗盡,這一重要線索就會中斷。“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疑似海域找到飛機的難度將越來越大。”卓立表示。
疑似海域海況惡劣
現有條件下,搜尋十分艱苦。目前,在澳方分配的搜救海區,我方10艘艦船作為水面搜救的主力每天在大約20萬平方公里左右的水域搜尋。假如飛機在空中發現疑似物,艦船往往需要航行上百海里、耗時五六個小時才能到達,疑似物可能已經漂遠。
據了解目前鎖定的疑似海域位于南印度洋,是全球海況最惡劣的海域之一,被稱為“咆哮西風帶”,遠離商船航線,水文資料也不多。該海域水深浪高、風力強勁,特別是冬季,每年4月到10月,浪高達到6米,最高時可達到15米。
我方派出的10多艘艦船從3月8日出發以來,連續作戰近一個月,不少船是從海上值班待命點直接出發,南印度洋海域風高浪急,人員體力消耗極大,已經十分疲憊。
尚沒有飛機墜海直接證據
現在最大的困難是尚沒有飛機墜海的直接證據,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搜尋和核實飛機殘骸,打撈專家、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副局長楊曉仁說。
聲納等先進技術為何不能發揮立竿見影的效果?楊曉仁介紹,“即便飛機是整體墜海,要在三四千米深的海底、在2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域找到幾十米長的飛機,也是大海撈針,何況還不知道針在哪里。”他說。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海巡01”輪攜專業設備搜尋失聯客機黑匣子
- 下一篇:搜尋馬航失聯客機為何這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