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客機黑匣子信號或隨時停止 澳官員誓言找到
據外媒報道,澳大利亞官員8日誓言要繼續在海洋中尋找馬航MH370航班的黑匣子,直到他們確信黑匣子不再發出脈沖信號為止,他們還表示,在洋底定位黑匣子的任務“極為艱巨”,在沒有探測到進一步信號之前不會派出潛水艇。但搜尋人員擔心,由于電池壽命將盡,黑匣子信號“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會停止”。
據報道,負責協調搜尋工作的澳大利亞人安格斯•休斯頓(Angus Houston)在皮爾斯空軍基地(Pearce Air Force Base)說,“沒有進一步接觸到任何信號傳輸,我們需要繼續搜索幾天,直到對信號發射器的電池耗盡有絕對的把握為止。”
最近幾天,在位于珀斯西北、距離該市約2200公里的海域進行搜尋的過程中,澳大利亞海軍的“海盾號”(Ocean Shield)軍艦和中國的“海巡01”輪都探測到了脈沖信號。但是,在探測到最初信號之后,沒有再探測到后續信號,首次探測到信號是在4月5日。
休斯頓表示,在沒有探測到進一步信號之前,不會出動潛水艇。“海盾號”的位置在劃定的搜索區域的最北端,而“海巡01”輪則在南邊。這個縮小后的搜索區的面積約為7.8萬平方公里,7日搜索的區域面積約為23 萬平方公里。指揮人員試圖讓搜尋船只保持距離,以確保一個安靜的環境,降低接受到錯誤反饋的幾率。
澳大利亞國防部長戴維•約翰斯頓(David Johnston)描述了未來極具挑戰的任務。
他說,“這是一項極為艱巨的任務。搜尋區很大很大。海水極深。”
這架馬航班機是在3月8日失蹤的,當時它正在執行從馬來西亞吉隆坡到北京的例行飛行,機上載有23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
7日,休斯頓報告說,“海盾號”使用的拖曳式聲波探測器在兩個不同的時間檢測到信號,第一次信號持續了2小時20分鐘,第二次探測到的信號持續了13分鐘。
探測到的聲音與飛機的數據記錄儀和駕駛艙錄音儀發出的一致,被認為是搜尋者所掌握的、有關這架馬來西亞班機可能在哪里墜入大洋的最好線索。但還未能核實這些信號來自失蹤的飛機,也沒有從海上打撈到任何被確認是屬于馬航370的碎片。
報道指出,如果能在洋面找到碎片,或探測到新的聲音信號傳輸,則可能會讓搜尋者極大地縮小需要搜索的洋底區域,也就是可能找到飛機殘骸的區域。休斯頓的描述稱,他們將會使用的那種小型潛水裝置的視野很窄,他說,“那是名副其實地在洋底爬行。”
休斯頓說,“如果我們現在下去做視覺搜尋,要花很多很多天的時間,因為這種搜尋很慢,在洋底進行搜索是非常細致的工作,當然,深度也非常深,極具挑戰性。”搜尋工作聯合協調中心估計,該區域水深5000米左右。
美國第七艦隊(Seventh Fleet)發言人威廉•J•馬克斯中校(William J. Marks)說,澳大利亞和美國的搜尋人員為了再次獲得信號,“正在仔細且有條不紊地晝夜工作,”如果信號是黑匣子發出的話,那會是持續的。他說, 用一次經過所得到的信號,可將信號定位在約3公里的范圍內,但用幾次經過和持續信號,可用三角測量法將信號發射器的位置確定在幾百米以內的范圍。
搜尋人員還擔心定位設備可能很快會停止發送聲音信號。約翰斯頓說,搜尋工作已進入第32天,他還說,設備上電池的壽命正常情況下是30天左右,信號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會停止。但是信號發送的頻率與電池的壽命無關。其他因素,比如水壓,可能會影響信號。
休斯頓表示,由于探測到了脈沖信號,搜尋工作有望取得進展。
他說,“就像我昨天說的,它們聽上去像是一個緊急定位器發出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才這么激動。將找到進一步的證據,確認飛機就在那個位置,對此我們充滿希望。”
但是他補充道,在沒有發現任何殘骸的情況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