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鰭-21”首次完成搜救失蹤馬航飛機殘骸任務
據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網站4月17日報道,水下自動巡航器“藍鰭-21”首次圓滿完成在印度洋底搜尋馬航失聯飛機殘骸的任務。周四(4月17日),多名官員宣稱目前正在分析其搜集的數據。
“藍鰭-21”此前曾執行兩次任務,但在其作業設定完成時間前這些任務便被迫中斷,執行這些任務中搜集到的數據也未對救援行動有任何突破。配備聲吶探測裝置的這款水下自動巡航器在位于澳大利亞西海岸最大城市珀斯的西北2170公里區域進行探測。
“藍鰭-21”在完成首次任務時因便遭遇搜索區域超過其極限工作深度(即4500米)的困境,導致任務擱淺。它的第二次任務則因技術原因被迫中斷,但具體原因尚未說明。
負責調配搜索馬航失聯飛機行動的聯合協調中心表示,巡航器“藍鰭-21”周三晚間在搜救區域首次完成全程搜尋馬航失蹤客機的任務,并準備執行它的下個任務。
“藍鰭-21”水下航行器長達4.93米,狀似魚雷,裝配有水下雷達裝置。該儀器往往被部署在執行搜索任務、回收殘骸或搜尋遺跡、進行海洋測繪時從海底探測取樣,有時它還會被用于礦井水監測活動。
該巡航器重750公斤,并能在水下停留20小時,但“藍鰭-21”的下潛工作深度極限為4500米。
據美國海軍透露,在每塊區域的海底搜尋工作至少需耗時六周至兩個月。
3月8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一架載有239人的航班在離開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后不久便在雷達屏幕上消失,這架飛機的目的地是北京。
根據衛星數據,這架飛機在行駛至馬來西亞和越南邊境時突然轉變方向,從最初航線急轉向西,飛躍馬來西亞境內,直指馬六甲海峽。在其完全偏轉方向后,飛機在印度洋墜毀,具體原因還尚未可得知。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