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架通航四大焦點釋疑:造成的影響生態可以接受
提要
作為華中地區海拔最高的民用支線機場,神農架機場開工建設以來,爭議不斷。神農架作為珍貴的“綠色寶庫”,生活著金絲猴、珙桐等一批珍稀瀕危動植物,空氣質量指數一直在全國發布城市中位居第一,當機場崛起、飛機轟鳴,這一切會否改變?客觀說,人們的種種疑慮也屬情理之中。
神農架機場建設及通航是否破壞生態?連日來,本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焦點1
機場立項是否通過環境評估?
記者從神農架林區環保局官方網站上看到,去年10月18日,“網上辦事”欄目就公開了《湖北神農架民用機場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點擊數已達1008次。(網址:http://www.snjhbj.com/html/?nl=4&nia=3&id=272)
昨日下午,神農架林區政府新聞發言人馬超向記者詳細介紹了機場立項的情況。馬超說,神農架機場于2008年11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批準立項建設,項目具有完整的科研論證、立項批復、環境評價、地災影響等批準文件,包含15項審批手續。其中,環境評價報告由環保部環境發展中心編制,環境保護部以環審〔2009〕325號文件作出批復。
環評報告書結論為,“神農架機場的建設符合國家民航‘十一五’發展規劃……通過采取有效的環境保護措施,加強環境管理,施工期和運營期對機場周圍環境空氣、水體和生態環境等造成的影響可以接受。”
焦點2
建設開發過程有無剛性約束?
雖有環評批復,機場在建設、開發過程中,是否受到生態保護的剛性約束?
神農架林區環保局副局長何蓮說,機場建設單位本身聘請了環境監理和環境監測單位駐場,同步開展工作。環保部門在日常監管中,認為機場建設單位嚴格執行了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為防止發生外來生物入侵,恢復植被時都使用鄉土植物。施工場地和時間都精心選擇,盡量減少對動物活動的影響,把人類干擾強度盡可能控制到最低。”
昨日,記者沿瀝青路面的神農架機場快速路順山而上,在路的兩邊,不時看到綠化工人忙碌的身影,山楂、海棠、杜鵑等高海拔植物展露出勃勃生機。
在神農架林區機場辦公室,負責人鐘秀國告訴記者,“建設過程中,我們全面開放,安排記者、網友有序參觀,大部分都認同我們采取的一些生態保護措施。”
焦點3
通航對生態將有多大影響?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高級工程師唐兆子從1977年開始從事神農架動物考察。他說,開發任何一種自然資源必然要破壞自然生態,但從積累的知識和經驗來分析,機場的存在對動物的影響不會太大。
唐兆子說,將來,對于從未見過龐然大物轟鳴地從頭頂飛過的動物,他們也許會驚恐不已,但過一段時間發現對自己沒什么危害后,就會逐漸習慣。“對將來通航后產生的航空垃圾及生活垃圾不可回收部分,我們也早有設計。”鐘秀國說,機場將把這些垃圾送入木魚鎮垃圾中心處理場,污油送往宜昌市危險廢物處理中心進行無害化處理。
焦點4
后續開發會否形成生態沖擊?
神農架通航后,游客數量將會大幅增加,由此也帶來增加旅游服務配套設施建設的需求。據記者了解,除機場建設項目外,神農架林區目前還有近50家旅游服務企業申請進入。神農架林區規劃局工程師余強介紹,目前只有溫泉酒店的項目通過了系列評審開工建設,其他如龍降坪和臨空服務區項目,還在設計階段。
采訪中,一些企業反映,神農架投資門檻高,項目規劃、環評、土地審批等手續要求太嚴,手續難辦,影響進度。林區黨委常委、旅游戰略辦主任郭文說,“彰顯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價值,建成世界著名生態旅游目的地,始終是神農架的戰略定位。”要發展,也要保護,神農架招商引資程序嚴、要求高。
馬超表示,除本報外,新華社、東方衛視、湖北衛視等多家新聞機構也正在神農架采訪。神農架林區歡迎社會各界和新聞媒體關注神農架的保護與發展,并誠懇接受監督。“我們相信,有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監督,神農架的保護和發展必將取得更大的進步和提升。”
聲音
首航市民:利大于弊
昨日,20名普通武漢市民受邀體驗神農架首航,上機前,不少人就提出這樣的疑惑:“機場對當地的生態到底有沒有破壞?”
飛機還未降落時,大家就爭相到窗邊,爭睹這塊飽受爭議的機場真容。藍天白云之下,連綿不絕的群山被翠綠蔥蘢的植被覆蓋得密不透風,整座機場坐落于山巔之上,如同綠色波濤中的航空母艦。有的乘客說,機場確實對環境有影響,機場和通往機場的道路,尚有黃土裸露;也有人說,機場建在山頂上,面積不大,影響是有限的,除了機場和道路外,所有的山峰還是郁郁蔥蔥的。“來之前,渴望有這個機場,可以方便旅客,又希望它對生態沒有絲毫影響。”這樣矛盾的心態,在乘客王靜身上體現得很明顯。她對神農架神往多年,因為交通不便一直未能成行。
但親眼看過后,她的思路有所改變:在嚴格限制、適度開發的前提下,神農架更需要一座機場。因為它可以帶動旅游經濟的發展,提高當地老百姓的收入,讓這里的老百姓不再當“生態貧民”,引導山民更為珍惜大自然的饋贈。從這個角度講,適度的開發其實有利于生態保護。不光如此,這座機場還能帶動周邊房縣、宜昌、恩施、武當山的發展,“肯定是利大于弊”。
資料
神農架機場是我省投入運營的第5個民用機場,位于海拔2580米的神農架紅坪鎮大草坪,定位為旅游和通用航空相結合的4C級機場。機場設計飛機年起降2900多架次,年輸送旅客2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130噸。
此前,我省有天河機場、宜昌三峽機場、襄陽劉集機場、恩施許家坪機場等4個民用機場。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