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部地區發展引擎 首都新機場動工在即
“北京新機場的預可研報告已經通過,目前正在審核可研報告,如可研報告順利通過,則工程的動工開建將指日可待。”國家發改委旗下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交通組的一位專家近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在京津冀一體化熱潮洶涌的當下,北京新機場的建設牽動著三地政府、市民的心,而新機場規劃所在的北京市大興區和河北省廊坊市,更是翹首以盼,希望工程早日開建,機場早日運營,從而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首都機場無法滿足未來需求
近日,環境保護部公布了北京新機場的環評報告書,該報告書透露了該工程的一些基本情況,并使公眾了解到北京新機場在選址和設計工程時的一些細節和過程。
報告書指出,北京新機場位于永定河北岸,北京市大興區榆垡鎮、禮賢鎮和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之間,距天安門廣場直線距離約46km,距廊坊市市中心直線距離約26km。新機場配套建設的北京終端管制中心工程位于北京順義區李橋鎮中心04街區的B03、04、05號塊地。北京新機場定位為大型國際樞紐機場,近期目標年2025年機場旅客吞吐量7200萬人次、貨運吞吐量200萬噸、飛機起降量62.8萬架次,項目建設總投資為7998427萬元。
北京新機場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機場工程、空管工程、供油工程。本期機場用地總面積約3031.9hm2。其中北京行政區域用地面積約1806.54hm2;河北省廊坊市用地面積約1225.36hm2。配套空管工程(含終端管制中心及場外臺站)用地面積共20.51hm2,其中北京行政區域用地面積約17.05hm2;河北省廊坊市用地面積約3.46hm2。
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研究員董焰曾多次參與北京新機場的研討會,他表示,新機場的建設從必要性來講是充分的,一組數據可以說明問題:2000年至2010年,首都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年增長率為13%,貨郵吞吐量年增長率為10.8%,起落架次則為10.9%。僅2012年,首都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就達到8192萬人次,突破該機場當初7600萬人次/年的設計量。
實際上,為了航空安全和不嚴重突破首都國際機場的設計吞吐量,每天約有400個航班申請不能滿足。而隨著北京市經濟的發展和京津冀三地與外界來往的日益頻繁,預計2015和2020年北京航空交通的年旅客吞吐量將分別達到1億和1.4億人次。
帶動周邊臨飛經濟
目前,北京新機場的地址選在北京大興和河北廊坊之間。實際上,選址工作在2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
上述環保部公布的環評報告書透露,1993年京津冀三地就開始選址北京新機場,一開始定在北京的張家灣和龐各莊。2008年,發改委牽頭,會同民航局、空軍、海軍和京津冀三地,又開始重新選址,2009年,新機場地址最終確定在北京大興和河北廊坊之間。2012年3月,北京新機場工程的預可研報告提交給發改委旗下中咨公司,2012年10月,國務院辦公會通過該報告。
北京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梁昊光曾多次調研新機場所在以及周邊地區的經濟,他表示,與航空相關的臨飛產業發展需要腹地,原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北部和西部地區已有規劃,是未來北京發展的重要地區之一,因此很難把新機場選在那里。而河北廊坊所轄市縣位于機場的東部和南部,這個地區處于環北京貧困帶,經濟相對落后,這同時也意味著,該地區將有大量的土地可以利用。廣闊的腹地將為新機場的臨飛產業布局提供空間,而新機場的建設也將改變該區域的產業布局。
梁昊光同時表示,新機場也是北京南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引擎,它的建成將促進京津冀北區域經濟的全面快速發展。
按照規劃,北京新機場距離首都機場67公里,距離天津機場85公里,距離石家莊機場280公里,正好彌補了三大角的空白。它的建成也可為天津濱海機場提供備降服務,還彌補了河北北部沒有大機場的缺憾。
“它的啟用可以輻射周邊廣大地區,而位于其近鄰的河北廊坊、保定地區將首先受益。”梁昊光說。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