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理稱政府拯救馬航為時已晚 或宣告破產
馬航飛機失蹤最新消息:據新加坡《聯合早報》今日(17日)報道,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日前承認,現在要拯救財務狀況不斷惡化的馬航或許為時已晚,因為馬航經歷MH370客機失蹤事件后,經營變得更艱難,因此他不排除馬航宣布破產的可能性。這是馬來西亞最高領導人首次表明,這家國營航空公司有可能關門。截至昨日,馬航客機失聯已經70天。
此外,《聯合早報》還報道,馬來西亞政府16日促請馬航履行賠償等各類承諾,并加速對MH370客機家屬發出賠償金的程序。這也是馬國政府自事件發生以來,首次提醒馬航這么做。
16日晚,原馬航事件中國政府聯合工作平臺家屬工作站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日前,馬航事件中國政府聯合工作組已結束在馬來西亞工作任務并返回國內。同時,“為了繼續做好對家屬及粉絲們的信息發布與溝通工作”,該官方微博更名為馬航事件中國政府聯合工作平臺。
馬總理納吉布:現在拯救馬航或為時已晚
納吉布稱馬航或宣布破產
納吉布在14日出版的《華爾街日報》中對記者表示,馬航在MH370客機事件之前已面對連年虧損以及與職工會之間的勞資糾紛,發生了MH370空難之后,處境就更艱難了。他認為若要重組馬航,宣布破產是其中一個選項。
納吉布說:“我們必須從所有角度研究此事,因為馬航是一家政聯公司而非私人企業,因此我們(一旦宣布馬航破產)的行動,必定引起雇員和公眾反彈。”
馬來西亞代交通部長希山慕丁也曾指出,政府不會出手拯救馬航。他說:“政府會為馬航提供援助?不會。”
馬航高層堅持仍有辦法挽救
盡管如此,馬航首席執行官阿末佐哈里認為,馬航在沒有接受政府拯救或申請破產的情況下,還是可以改進公司的表現。“我們知道需要做些什么,以讓馬航繼續運作。”
馬來西亞航空凈利潤/損失走勢圖貨幣 單位:林吉特(百萬)
馬航雇員職工會主席阿里雅斯阿茲則認為,馬航是政聯公司,因此政府應該協助馬航。“我們需要政府協助,我們需要政府協助服務客戶。我們是政聯公司,我們應該得到所需的協助。”
《金融時報》稱,隨著中國游客回避馬航,馬航關鍵的中國航線訂座率大幅下跌。據馬航前天公布的2014年首季業績報告顯示,今年首季凈虧損超過4.42億令吉(8.5億元人民幣——觀察者網注),比去年同期約2.79億令吉虧損暴增近一倍。
馬航是東南亞第四大航空公司,馬國政府通過財政部屬下的國庫控股(Khazanah)持有馬航69.4%股權,是馬航的最大股東。馬航過去三年因航線不賺錢與激烈的區域競爭,累計虧損高達13億令吉。馬航去年宣布了一系列資本重組計劃,其中包括國庫控股注資27億令吉。
馬國媒體認為,歷屆政府并非沒有嘗試引進專業管理者試圖振衰起弊,不過如果管理者并非馬來族,政府很可能會面對來自政治領域、馬航工會與各相關利益團體的巨大壓力。
這些團體認為引進非馬來族任高級管理層“有辱馬來族尊嚴”,并可能為此發動抗爭。政府基于各種因素,幾乎無力抵擋這些壓力,導致馬航多年來雖推出種種整頓措施,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馬來西亞航空業分析員蘇古尤索夫認為,馬國政府對馬航必須“愛深責切”,包括讓馬航破產,就像數年前日本航空公司的情況一樣。“政府應該研究是否讓馬航破產。(馬航)唯一的出路,其實是‘創意性的毀滅’后再重建。”
連年虧損,馬航或宣布破產
納吉布撰文談馬航教訓:集中26國搜救已是壯舉
14日,納吉布在美國《華爾街日報》發表題為《MH370事件的教訓》的署名文章,稱全球航空業都必須從這起事件中吸取教訓,改良通訊、實時追蹤等系統。
文章中納吉布承認,在飛機失聯的最初幾天,馬方把重點全放在試圖找到飛機上,以至于沒有優先考慮對外溝通?展苋藛T在飛機失聯四個小時之后才開始展開搜救行動,明顯滯后。吉隆坡機場的安檢也有待加強,這些都是馬方在這起失聯事件中得到的教訓。
他還表示,除了馬來西亞官方,全球航空業也應當從中吸取巨大教訓。他向全球航空業的發展提出了幾點意見。應當考慮改良實時追蹤系統以及通訊系統,讓這些系統無法在飛行途中被關閉。他建議,改良后黑匣子的電量應至少能維持90天,并且能全程記錄飛行過程中駕駛艙內的對話,飛機的緊急定位發射器也應進行改良。
納吉布稱,在沒有實物證據,也不能明確解釋飛機為何失蹤的情況下,人們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集中到了政府上,馬來西亞政府首當其沖地受到批評。但他說,對于像馬來西亞這樣一個國家而言,能戰勝外交和軍事敏感挑戰,將26個不同國家集中到一起,展開全球和平時期最大規模的搜尋行動之一,已是不小的壯舉。
他還強調,無論要花多長時間,馬來西亞都將繼續搜尋失聯的馬航MH370航班。
上月29日,觀察者網報道了馬航空中搜索結束。據美國有線電視臺(CNN)報道,前天(14日),由于美軍水下航行器“藍鰭金槍魚-21”的零部件受損,且是目前唯一一個對MH370進行水下搜尋的儀器,在該設備修好之前,對失聯航班的水下搜尋將不得不暫時停止,估計將至少暫停4天的時間。
(觀察者網綜合中新網、國際在線、新加坡《商業時報》等消息)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