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北京新機場主飛國外 承擔行政審批職能
對話: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規劃院院長、教授張國華
日前,環境保護部宣布受理北京新機場項目的環評項目,并在其官網公布《北京新機場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下稱《報告書》)。關于新機場的若干猜想再度為社會熱議。就此新浪財經專訪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城市中心綜合交通規劃院院長、教授張國華。
張國華表示,新機場和首都機場應該在分工上有所差異,從兩個機場的區位等條件來看,新機場應主要承擔國外航線,而首都機場應主要承擔國內航線。在京津冀一體化的背景之下,新機場或將承擔整個地區經濟和產業發展的職能,例如行政審批、商務、醫療等。此外,張國華透露,新機場地區的綜合交通系統規劃還在編制過程中。他建議交通等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應該設立協調統籌機構。
首都機場主飛國內 新機場主飛國外
新浪財經:一說到機場,我們會提到航空大都市的概念,您如何看待航空和城市的關系?
張國華:全球化時代的標志是“網絡”,標準是“速度”,任何經濟實體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取決于“與什么相連”和“怎樣連接”,因此聯系的速度和可達性和開放性是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機場已經成為全球各國及主要城市獲取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性資源。世界級的城市肯定伴隨著世界級的機場,世界級的機場通常也助力這個城市成為世界級的城市。
新浪財經:我們注意到在環評書中,新機場和現在的首都國際機場定位是一樣的。
張國華:雖然兩個機場定位分工已經有了基本說法,就是大型國際樞紐機場。但兩個機場如何分工、如何協作并沒有明確描述。從全球具有“一個城市兩或多個機場”來看,兩個機場還是在國內、國際服務,服務腹地和客貨運需求上均各有所差異。
新浪財經:那怎么體現差異化?
張國華:應該從多個角度來看,包括空側、陸側的條件。從空側條件來看,主要是空域資源分配和航空網絡組織。因為北京地區某些空中管制要求,空域資源已經非常緊張,未來兩個機場的空域資源利用如何優化,取決于空中管理水平以及軍民雙方的協調,有不確定性因素。航空網絡如何組織取決于航空公司以及航空聯盟之間市場化博弈,現在很難給出清晰的判斷。
新浪財經:陸側條件,新機場距離城區比較遠。
張國華:機場陸側條件就是機場服務腹地和客貨運需求的空間分布。北京新機場距離主城區較遠,與已有臨空指向性產業結合不好,但剛好處于京廣、京九、京滬三大國家經濟走廊中間。首都機場距離北京主城區較近,與現有臨空指向性產業空間布局,如高端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國貿CBD、金融街、中關村亞運村等之間的交通可達性較高。從這個角度來看,首都機場應以國內為主兼顧國外,并主要為北京市區服務;北京新機場應以國外為主兼顧國內,主要為區域及京津冀城市群服務,兼顧北京南部地區。
新機場或將承擔行政審批等職能
新浪財經:除了服務京津冀城市群,新機場以及它的臨空經濟區能不能更多的推動現在大熱的京津冀一體化的概念?
張國華:由于北京新機場地處京津冀地理中心位置,輻射范圍兼顧京保石(京廣)、京津(京滬)、京九三條國家走廊的特殊區位條件,新機場臨空經濟區除國際上通常的臨空產業外,必然會承擔京津冀區域經濟社會、產業發展的職能,比如行政審批、商務、醫療等職能。新機場周邊廊坊、固安、永清等河北地區都面臨城市發展轉型、產業升級調整的客觀訴求,而北京首都地區也面臨疏解城市功能的強烈愿望。因此,新機場臨空經濟區正好契合北京、河北雙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未來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發展應該會步入快車道。
新浪財經:那新機場周邊會主要發展哪些產業?
張國華:按照生產性服務業向要素高地集中,制造業向成本洼地聚集的市場規律,圍繞新機場將發展以高端生產性服務業、高附加值產業為主導的臨空產業,主要將帶來航空業、航空物流業、高科技產品制造業、國際商務會展業、娛樂休閑業等臨空經濟產業的商業機會。
新機場配套建設應有協調機構
新浪財經:為了起到帶動區域經濟的作用,新機場周邊的交通設施是不是也需要重構?
張國華:目前,新機場地區的綜合交通系統規劃還在編制過程中。北京新機場作為京津冀地理中心位置的綜合交通樞紐,需要構建一個輻射范圍廣的網絡體系。一是通過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等建立北京新機場與全國綜合運輸通道及主要城市群間的便捷聯系;二是利用城際鐵路、區域軌道、高速公路等建立新機場與首都國際機場、天津濱海機場、河北正定機場等京津冀主要機場之間快速便捷的聯系,為發揮機場之間分工合作、協調運轉創造交通條件。
新浪財經:涉及多個地區的交通體系,建設起來必然會產生很多矛盾,這個怎么解決?
張國華:首先必須打破行政區劃邊界。我建議成立綜合樞紐地區管理委員會,統籌協調樞紐地區開發建設的組織和管理,由凌駕于各行政主體之上的機構直接賦予其相關事權。另外,在開發上也應該統一主體,成立一個由各級政府和市場力量結合而成的開發實體,例如“樞紐地區開發集團”。這樣各行政主體、機場管理機構以及市場化開發企業共同合作甚至參股。例如荷蘭阿姆斯特丹空港地區,由于開發混亂失控,機場所在的哈林門勒區政府、阿姆斯特丹市政府以及國家投資銀行決定共同建立一個史基輔機場(Schiphol)發展地區,由政府保證土地供應,而成立的史基輔機場發展地區開發公司專門負責發展區的招商、管理,各級政府都有股份參與開發。
新浪財經:那新機場跟北京市區之間的交通怎么解決?
張國華:應該強化新機場與北京中心城之間大容量公共交通網絡的支撐,特別是高服務水平的機場快軌聯系新機場與北京中心城至關重要。必須以公共交通為主體,以軌道交通為核心。就是軌道交通占陸側交通方式比例不低于30%。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