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國際化獲世界點贊 劃出15小時飛行圈
默克爾總理的選擇是近年來成都國際吸引力的一個縮影。人民日報海外版昨刊發半版文章《中西部凸顯開放優勢 默克爾訪華首選成都———成都國際化獲得世界點贊》,聚焦國際化成都。
世界離成都越來越近
從成都雙流機場出發,到首爾只需3小時,到東京只需6小時,到法蘭克福只需10小時,到紐約也只需要15個小時。世界主要城市基本都在成都15小時的飛行圈內,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已開通直飛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墨爾本等城市的74條國際及地區航線。
成都與世界聯系越來越緊
成都已成為中西部地區世界500強落戶最多的城市,已有255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成都。成都也吸引了美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等10個國家在成都設立了領事機構,并有了22個國際友好城市。
成都向世界“秀”出自己
著名的《財富》全球論壇去年6月在成都的舉辦,是一次近乎完美的運作。在論壇期間,世界500強企業與成都之間幾乎每天都有新項目簽約。去年在成都召開的世界華商大會也引起了極高的關注度,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位重量級嘉賓,親自來體驗成都這座城市的魅力。
“選擇成都是總理自己的選擇。”7月6日至8日,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將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首站就是成都。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明確表示,默克爾總理首選成都,正是德國企業拓展中國西部市場的一個信號。
默克爾總理的選擇是近年來成都國際吸引力的一個縮影。瞄準“全域開放”,成都與世界之間的距離逐漸拉近,也在越來越廣的范圍內獲得全球“點贊”。
與世界劃出“15小時飛行圈”
世界離成都越來越近。從成都雙流機場出發,到首爾只需3小時,到東京只需6小時,到法蘭克福只需10小時,即使跨越半個地球飛到紐約,也只需要15個小時。
世界主要城市基本都在成都15小時的飛行圈內,而成都與這些城市間的航線也越來越多。成都市政府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已開通直飛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墨爾本等城市的74條國際及地區航線。
成都人對世界有著“說走就走”的愜意,國際友人也對成都有著“說來就來”的便利。去年9月,意大利建筑設計師伊恩路易吉·莫達尼抵達雙流機場,成為享受成都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第一位旅客,此后,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個國家的游客享受到成都免簽落地的便利。
成都是繼北京、上海和廣州之后,中國第四個、中西部第一個可以72小時過境免簽的城市。對于這座志在國際化的都市來說,這是提升人氣和國際影響力的重要舉措,符合條件的幾十個國家來成都考察或短暫停留的人員,將無需專門辦簽證。
事實上,這一政策的影響不僅限于成都,還將改變整個廣袤的西部地區。
成都與重慶、西安、昆明、貴陽等諸多西部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間相距半徑約500公里左右,在成都市社科院副院長閻星看來,這是具有經濟學意義上的最佳輻射半徑,本身就是跨國企業進入中國內陸的最佳戰略選擇。
255家“世界500強”的選擇
讓成都人覺得世界離他們并不遠的,還有城市里隨處可見的國際品牌。這些品牌不止體現在市中心步行街與商場里琳瑯滿目的高端服裝、珠寶與包,更為重要的是已經有255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于成都。
目前,成都已成為中西部地區世界500強落戶最多的城市。有了它們,成都與世界間的聯系正在越發緊密。
5月才落戶的澳新銀行在世界銀行業排名前20位,是今年落戶成都的又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在這家銀行落戶之前,澳大利亞駐成都總領事館開通,成都直飛澳大利亞的航線開通,中國澳大利亞商會華西分會設立,另外100多家澳大利亞企業在成都投資興業。而在成都開設分行后,澳新銀行的董事會也第一次在這座中國西南部的城市召開。
而自從英特爾落戶成都十年間,英特爾的成都工廠就發展迅速,已成為該公司全球三大芯片封裝測試中心之一。目前,全球每兩臺筆記本電腦就有一臺裝了成都“芯”,而時下流行的超級本,其使用的移動設備微處理器有80%出自英特爾成都工廠。這一工廠解決了當地數千人的就業。
“成都是非常具有企業家創新精神的城市,我第三次來到成都,一次比一次更加印證了這個想法。”談及來成都投資的原因,偉創力全球運營總裁弗安瓦斯·巴比爾的觀點很有代表性。
據悉,世界500強企業已經在成都投資設立了100多家獨立法人機構,投資主要集中在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
成都“秀”出自己的精彩
盡管成都近年來才集中發力建設“充分國際化”,但世界對這座城市的印象一直甚佳。憨態可掬的大熊貓一直是中國送給各國最為珍貴的禮物,而成都就是大熊貓的故鄉。
近年來,成都向世界主動“秀”出自己,也獲得了廣泛的效果。
著名的《財富》全球論壇去年6月在成都的舉辦,就是一次近乎完美的運作。論壇本身選擇的地點就會引起世界范圍內的關注,而成都快速增長的國內生產總值和產業優勢,也使得這里成為吸引跨國企業的磁石。而在論壇期間,世界500強企業與成都之間幾乎每天都有新項目簽約。
同樣是去年在成都召開的世界華商大會也引起了極高的關注度,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位重量級嘉賓,親自來體驗成都這座城市的魅力,這對于一座有志于國際化的城市來說,無疑是最好的形象片。
成都當地官員坦言,至今這座城市仍在享受這兩次“大事件”帶來的后續效應。而成都在去年每3天就有一次國際性會展的高頻率,無疑體現出了這座城市提升形象和吸引力的決心。
不只成都人在努力地向世界展示,成都的魅力也感染了來這里的人。今年,香港青年聯會主席、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霍啟剛帶40多名香港青年企業家來這里考察后,主動表示將向外界推薦成都,希望未來多組織一些團,來成都尋找合作機遇。
站在成都看世界
成都與世界之間的聯系,歸根結底取決于成都怎樣看世界。
在產業發展上,成都看到的是國際分工合作的比較優勢。成都瞄準的先進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都是構成國際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
以金融業為例,成都市金融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成都著力打造金融后臺服務中心。對于許多金融機構來說,這是非核心業務,也沒必要一定在北京上海,而成都成本低、人才優勢大,已經吸引了包括澳新銀行在內的20多家金融后臺服務中心。
事實上,在選擇成都設立亞太區的營運中心前,澳新銀行在新加坡、菲律賓等多國間做過選擇,但落戶成都后,對當地稅收和產業完善做出了很大貢獻,甚至吸引了不少它服務的上游企業。
在自身定位上,成都看到的是一整套國際標準,例如生產服務環境、生活服務環境和政務服務環境等,并以此來增強城市的吸引力。在這些方面,成都的努力也看到了回報。
幾年來,成都被《福布斯》雜志評為未來10年全球發展最快城市;被《財富》雜志評為中國最佳商務城市;成為中國首個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城市,并被歐洲通訊社評為“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做得最好的城市”……
成都也吸引了美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等10個國家在成都設立了領事機構,并有了22個國際友好城市。
相信即將抵達成都的默克爾總理,能親身感受到在成都美食等傳統的吸引力之外,她中國之旅的首站有了新的魅力。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