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中機身交付 年內首架C919機體將對接
記者從中國商飛公司獲悉,國產C919大型客機中機身/中央翼、副翼部段于8月29日在中航工業西飛公司通過適航檢查,達到交付狀態。該部段是C919項目研制過程中交付的第二個大部段,這也為今年下半年首架C9191飛機的機體對接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介紹,成功交付的C919大型客機首架中機身/中央翼、副翼部件,是繼今年7月31日C919首架機頭在中航工業成飛下線、5月15日C919前機身大部段在中航工業洪都成功下線后又一重要節點,標志著國產C919大型客機機體研制實現里程碑目標。作為C919客機全機結構載荷的中樞,此次大部件按期交付,將為今年完成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機體對接起到決定性作用。
中機身/中央翼部段位于機身中部,全長5.99m,寬3.96m,由中機身筒段、龍骨梁、中央翼、應急門組成,是全機結構載荷傳遞的中樞。該部段包含零件8200多個,涉及工裝3400多項,為了提高全機性能,減輕結構重量,中機身/中央翼部段大量選用第三代鋁鋰合金、2024HDT高損傷容限鋁合金材料及超大型鈦合金鍛件,這在國內民機應用上尚屬首次。副翼部段位于機翼外側后緣,是飛機的主要操縱面,復合材料用量達到了80%。
從完成初步方案論證到總裝下線,該部段研制歷時六年。期間,中國商飛公司積極推進項目組織變革,組建技術、工藝、制造聯合工程團隊,加快推進項目研制。在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和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的支持下,中航工業西飛克服困難,完成重任。
C919大型客機采用了很多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比如中央翼鈦合金緣條、鋁鋰合金蒙皮加工成型、鋁鋰合金框緣零件成型、大蒙皮無余量銑切等均進行多次科研攻關,經過多次工藝論證和攻關試驗才滿足了工程要求;項目組通過中機身部段的制造還掌握了復雜高精度H型肋制造及復材壁板柔性裝夾定位技術,攻克了復材銑切過程中顫刀、分層、橢圓孔等技術難題,突破了鋁鋰合金蒙皮制孔、中央翼壁板自動鉆鉚、無余量裝配、大部件數字化測量定位等關鍵技術。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