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國際機場:站在五千萬人次起點再出發
“是嗎?我太幸運了!這幾年每年都要往返中美好幾次,我真是看著浦東機場越來越繁忙,軟硬件也越來越好了。”12月19日,乘坐美國航空AA128航班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前往美國達拉斯的徐女士,當得知自己成為浦東機場今年第5000萬名旅客時,高興地如是說。當天,上海機場集團在浦東機場T2航站樓舉辦了浦東機場通航15周年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萬人次見證活動。上海機場集團總裁景逸鳴向幸運旅客頒發了第5000萬名旅客紀念證書,美國航空AA128航班機長向旅客贈送了飛機模型。這是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通航15年來,年旅客吞吐量首度突破5000萬人次,機場由此正式跨入5000萬人次世界超大型樞紐機場“俱樂部”。
在數量攀升的同時,浦東機場將目光投向了更宏大的目標——打造品質領先的世界級航空樞紐。經過15年的努力,站在5000萬人次的新起點上,浦東機場已經基本兼具本地運量集散功能和門戶樞紐功能。景逸鳴表示,希望到2020年,將浦東機場建設成為客貨運吞吐量都位居全球前三,服務水準也居全球前三位的航空樞紐。作為浦東機場的管理者和機場綜合服務的整合者,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提出,浦東機場未來將加強航線網絡建設,提高中轉效率,以提升浦東機場在國際航線網絡中的樞紐地位;強化機場運行品質,以增強浦東機場的競爭能力。
力推航線通達五洲
面對亞太地區激烈的航空樞紐競爭,浦東機場將空中、航站樓內、地面視為樞紐建設互相促進的三環,緊緊圍繞“空中——完善航線網絡結構,樓內——優化中轉服務及產品,地面——增強長三角輻射能力”這一規劃,增強浦東機場在亞太地區的競爭力。
國際遠程航線網絡是衡量一個樞紐機場通達性的重要指標,浦東機場未來的目標便是“做強歐美、通達五洲”。
浦東機場正在打造連接歐美主要城市和航空樞紐的高頻次航線網絡,使歐美航線成為浦東機場在亞太樞紐競爭中的優勢市場,將在目前25個客運航點、每周225個航班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密至現有歐美主要航點間的航線,并計劃增加亞特蘭大、休斯敦、馬德里等歐美新航點。
針對目前上海至非洲、中南美洲和大洋洲等洲際航線較少的情況,浦東機場將加密大洋洲航線,并爭取開辟新航線;繼續加大開羅航線、約翰內斯堡航線營銷力度;同時,鼓勵航空公司采用技術經停、利用第六航權承運和代碼共享等方式實現與南美洲的連通。
東北亞、東南亞等中短程國際航線是浦東機場傳統優勢所在,浦東機場將繼續鼓勵航空公司開辟日韓新航點和增加馬尼拉、曼谷、雅加達和吉隆坡等東南亞航線頻次,以保持浦東機場在亞太樞紐中的該項優勢。
作為全球第三大貨運樞紐,截至今年11月,浦東機場2014年貨郵吞吐量已達288.54萬噸,預計全年可達到310萬噸,同比增長7%。目前,全國有58%的國際和地區航空貨郵從這里進出。貨運中轉集拼和提高全貨機通達品質,則是浦東機場未來打造貨運航線網絡的重頭戲。
浦東機場計劃從機場設施改擴建、軟件服務能級提高、區域功能完善等方面著手實施與自貿區對接,推動空空、空地、線上線下“三網一體”的復合型貨運網絡建設,為貨航、集成商、貨代、貨主在浦東機場運營搭建平臺,提供服務;同時,加強貨運航空公司營銷,強化與全球主要貨運樞紐連接,形成高密度對流網絡。
升級品質建設中轉樞紐
中轉客流是衡量一個航空樞紐的重要標準,浦東機場旅客中轉率接近10%,處于內地機場領先水平,但與亞太樞紐機場平均15%的中轉率水平相比仍然偏低,因而成為機場未來提高的著力點所在。
航站樓的軟硬件設施是保障航空公司開展中轉服務的基礎。浦東機場正在實施的T1不停航改造以及即將啟動的衛星廳建設項目,都會主動征求航空公司意見,優化設施流程,減少人工環節,增加旅客自助中轉、行李自動分揀比例,使作為基地航的東航及其聯盟今后能更加順暢地開展中轉業務。浦東機場在T2中轉流程中也將進一步加強與口岸“一關兩檢”的溝通,分階段實現中轉流程24小時開放,實現自助轉機。未來的航站樓與衛星廳之間將設立捷運系統,衛星廳新增的124個近機位將使機場近機位比例從現在的50%提高到70%。
浦東機場一場兩樓的格局,使國內、國際航線的合理布局和配比尤為重要。機場與主要駐場航空公司一起,優化現有時刻編排,出臺激勵政策,引導航空公司增加中轉量較大或者有中轉潛力的國內航班投放到浦東機場。此外,浦東機場將以聯盟為基礎調整兩樓的航空公司布局,支持中轉客源巨大的國內航線和具有中轉需求的航空公司優先安排時刻,構建兩樓以國際遠程航線為主的優質航班波。
在政策、機制層面上,浦東機場正計劃加強與局方的溝通與聯系,定期提供浦東機場樞紐發展戰略和航空公司時刻、航權需求,協助航空公司獲取理想時刻,從而有利于增加中轉航班銜接機會。此外,機場也將積極爭取國家口岸政策支持。隨著口岸政策的創新,浦東機場還將聯合航空公司測算兩座航站樓各個轉機方向的最短中轉銜接時間并正式公布。在航站樓的功夫之外,浦東機場將鼓勵航空公司加密增開東南亞航線,以期創造更多東南亞經浦東向北美、東北亞、歐洲的中轉銜接機會。
智慧優質服務打造新型空港
一座機場要建成樞紐,歸根結底必須贏得旅客對其品質的認同。浦東機場自2010年參與國際機場協會(ACI)旅客滿意度測評以來,一直保持在全球十佳機場行列,并持續從改善旅客體驗環節入手,打造智慧、優質的服務。
浦東機場正在對標同業先進,尋找短板,加以改進,完善航班延誤服務保障工作。通過大力舉辦天天演、文化展示區、機場博物館等項目,浦東機場努力為旅客提供獨特的候機人文體驗。
未來,浦東機場打造的智慧機場品牌形象將成為另一大亮點。機場將推出全自助旅客流程,讓旅客自助值機、自助行李托運、自助登機。浦東機場的移動互聯服務將更加便利且“聰明”:WIFI無線服務品質繼續保持國內領先水平,無線上網覆蓋面擴大、帶寬升級,并實現無感知認證、微信一鍵上網。機場還計劃運用移動互聯推進機場云計算和大數據采集,分析旅客偏好以持續改進服務,并引進知名互聯網廠商提高航站樓內精準導航功能。
為了實現這一系列服務品質的提高,浦東機場正在管理上苦練內功。浦東機場自2008年實施多航站樓、多跑道運營后,采用了“區域化管理+專業化支持”的運營模式,積累了大型樞紐機場運營經驗。而在今后,浦東機場為適應發展需要,將進一步優化管理頂層設計。
未來的浦東機場運行管理中心(AOC)將搭建運控中心平臺,統一負責機場整體運行安全、服務質量和運行效率的監管和協調,在日常管理上更加側重對機場全局運行的管控。機場同時將塑造區域化管理主體的管理權威,模擬市場化運作,將機場資產和資源按區域劃分給各個區域管理主體,由管理主體擬訂區域化管理辦法,對本區域內所有單位進行管理。同時,強化支持單位的專業性,通過加強專業力量、提高服務水平、降低成本的方式,使其獲取業務。
民航的發展,始終是以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經濟的發展為基礎的。浦東機場正著力抓住上海4個中心建設、自貿區建設、迪士尼開園、口岸政策突破以及基礎設施不斷規劃完善的歷史機遇,與相關項目積極對接,尋求雙贏,探索基于長三角“一小時生活圈”、“三小時經濟圈”、迪斯尼、自貿區建設的機場外延服務產品,不斷成長,由此增強在亞太地區的整體競爭力,為民航強國戰略打造品質領先的世界級樞紐。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