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三年利潤下滑有望結束 低成本和支線航空再獲扶持
得益于四季度以來的油價大幅下滑,今年的民航利潤總額,終于有望結束連續三年持續下滑的趨勢。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25日召開的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暨航空安全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前11個月,全行業實現利潤299.4億元,已超過2013年全年的利潤總額。
不過,民航局副局長周來振指出,宏觀經濟運行下行的壓力依然較大,“八項規定”一定程度抑制了高端消費需求,高價值旅客數量下降。因此,2015年民航局將引導支持航空公司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其中低成本航空和支線航空公司再獲明確扶持。
增速放緩利潤增長
在此次全國民航工作會議上,民航局公布了最新的行業統計數據,預計全年完成運輸總周轉量742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3.9億人次、貨郵運輸量59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0.4%、10.1%和5.3%。
這一數據中的客運增長,比去年同一時間民航局對2014年民航發展制定的預期指標要低一些,當時的預期是全行業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貨郵運輸量,分別比上年增長11.1%、10.5%和5.3%。
而對于即將到來的2015年,民航局預期的民航客運增長幅度依然會有所放緩。民航局局長李家祥就透露,明年民航的預期目標是,實現全行業運輸總轉量817.2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4.3億人次、貨郵運輸量627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10.2%、10.0%和6.0%。
不過,得益于四季度以來油價的大幅下降,2014年全行業的利潤總額依然逆勢增長。根據記者梳理的過去幾年的經營數據,2010年行業利潤總額為450億元,2011年為380.9億元,2012年為302.3億元,2013年為279.7億元,而2014年前11月就達到了299.4億元。
“目前,社會投資民航業的積極性依然高漲,正在籌建的運輸航空公司有4家,申請的有6家,正在籌建的通用航空企業有189家。”李家祥透露,目前,國內的運輸航空公司已由2007年底的42家,增加到了51家,通航企業更是由2007年底的77家,增加到今年底的239家。
同質化經營嚴重
“增長速度相對放緩,而在高鐵持續沖擊中短程航線、國外低成本航空公司紛紛加入競爭的情況下,市場競爭仍很激烈。”周來振說,目前,我國的航空公司嚴重同質化經營,長期以來重投入、重規模的增長方式,往往出現“增收不增效”的現象,應該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骨干航空公司圍繞各自核心市場構建航空樞紐,支線航空公司專注于中西部市場和支線市場,低成本航空大力開拓旅游休閑航空運輸市場,傳統航空貨運向現代物流業轉型。”
周來振指出,目前,我國航空公司普遍存在重干線、輕支線,重大飛機、輕小飛機,為此,民航局將鼓勵航空公司使用國產民機,打造一些專注于發展支線航空運輸市場的航空公司,還將扶持一批面向廉價市場的低成本航空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初,民航局曾下發《民航局關于促進低成本航空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提出通過改善基礎環境及加大政策扶持,推動中國低成本航空的發展,不過,相關政策的落實至今無明顯進展。
在本次民航工作會上,周來振則透露,民航局將加緊落實《關于促進低成本航空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細化相關政策,在公司設立、航線航班、收費審批、低成本航站樓等重點領域出臺具體措施,優化低成本航空運營環境。
“如果《意見》能夠實施,對現有的航空競爭格局將有不小的改變。”一位航空公司的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指出,比如《意見》提到改進航班時刻分配政策,要為新成立航空公司平等獲取時刻資源提供條件,適當提高機隊規劃增速,預留飛機引進機動指標,支持快速擴大機隊規模等,這些都是對現有利益格局的打破,也意味著從政策破冰到政策落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中國支持航空公司使用國產飛機
- 下一篇:首都新機場開工建設 南苑機場將搬遷至新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