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機場跑道呈三縱一橫分布 規劃7條跑道
新機場奠基
今天上午9點30分,首都新機場舉行開工建設奠基儀式,整個開工儀式不到10分鐘。新機場分成北、南航站區兩期建設,為了適應京津地區空域資源緊張的特點,構建跑道呈現“三縱一橫”分布,這在國內尚屬首次,可提供多種放行方案。周邊交通打造綜合路網,重點以大容量公共交通為主導,2小時內實現與周邊主要城市銜接。計劃于2019年建成投產。
現場先期建設西側跑道
上午9點,在大興區榆垡鎮南各莊村魏石路路段的奠基儀式現場,《法制晚報》記者看到,約有千名村民圍繞在場地外圍關注著奠基消息。
首先破土動工的是新機場飛行區場道工程一標段,位于大興區提供的先行用地區域。工作人員介紹,該標段位于新機場西側跑道北段,主要包括西二跑道的一部分和相關滑行道。
工作人員介紹,開工后將利用冬季時間,先開展地基處理實驗,采用強夯、沖擊碾壓等方式,同時采集相關參數,為2015年全面開工做好準備。
設計跑道“三縱一橫”國內尚屬首次
開工奠基現場擺放了幾塊新機場建設宣傳板,在宣傳板上,記者看到,新機場位于北京大興區、河北固安縣與天津武清縣,距離廊坊市中心26公里,天津濱海機場85公里,石家莊機場197公里,首都機場67公里,距離天安門市中心46公里。
按照目前規劃設計,2018年底,航站區工程全部建成,2019年9月20日將正式投入使用。
現場指揮人員介紹,新機場分成兩期建設,一期建設為北航站區。航站區內的1號航站樓呈花瓣形狀,四條跑道位于航站樓兩側,呈現“三縱一橫”分布,西側分布縱向西一跑道、西二跑道,東側分布北跑道和東跑道,其中東跑道為東西向跑道。
一名負責人介紹,西一跑道為主起飛跑道,西二跑道和東跑道為主降落跑道。三縱一橫的分布格局,在國內尚屬首次,這種跑道可以讓航班距離航站樓較近,旅客從最遠登機口到出口只有630米,步行只有8分鐘。此外,還避免航空器在地面長時間“繞圈”,并減少對周邊區域的噪聲影響。
跑道構型適合京津地區的空中運輸特點,為空管運行提供多種放行方案,最大限度利用北京緊張的空域資源,在一期工程結束后,新機場將會建設南航站區,最終形成7條跑道的總規模,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億人次需求。
民航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首都新機場建成投入使用后,北京兩個機場年運輸旅客將達到1.5億人次,這在世界上都是沒有的。
交通“五縱二橫”繞機場2小時內接駁周邊
新機場西側分布大廣高速、東側分布京臺高速、北側分布新機場北線高速、南側分布廊涿高速公路、新機場高速公路縱穿新機場區域,其中新機場北線高速為新建高速,將串聯起大廣高速、新機場高速和廊涿高速公路。大廣高速公路將由目前的四條車道拓寬到8條高速公路。
在綜合交通方面,京津冀三地將打造以新機場為核心的五縱二橫綜合交通網絡,將公路、城市軌道交通,高速鐵路、城際鐵路等多種交通方式整合,重點以大容量公共交通為主導。將來有50%的乘客通過公共交通來到新機場。
現場有關負責人介紹,新機場快線,從三環路的牡丹園,沿著金融街、北京南站向南延伸,計劃建設時速120公里到140公里的快速軌道交通,中間只設三站,預計半小時可以從城區到達新機場。
新機場軌道專線直達北京市中心區域并與城市軌道網絡多點銜接,高速公路、城際鐵路可在2小時內實現與周邊主要城市銜接,高速鐵路介入新機場為開展空鐵聯運創造有利條件。
新機場檔案
定位為大型國際航空樞紐,規劃建設7條跑道,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億人次需求。
本期按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飛機起降量62萬架次的目標設計,建設4條跑道、70萬平方米航站樓及相應配套。
工程投資799.8億元,空管工程投資41.6億元,計劃于2019年建成投產。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北京新機場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 下一篇:北京新機場今日上午正式破土動工(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