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暨航空安全工作會議側記
今年的熱詞“新常態”,不僅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更成為了2015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暨航空安全工作會議的主題詞。圍繞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為期一天半的會議全面總結新成績、新亮點,深入分析新特點、新趨勢,系統提出新思路、新舉措。在新常態下,以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維,努力實現民航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推動民航新發展,成為與會代表的共識。
“人文內涵管理”確保持續安全
民航的一切工作,都要圍繞確保行業持續安全來展開。在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如何推進民航進一步科學發展、安全發展?“民航的持續安全有賴于人文內涵式管理,而人文內涵式管理的核心和靈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面對新形勢,民航局局長李家祥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民航安全管理聯系起來思考,有高度、有深度,給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安全課、哲學課和政治課,并與他近幾年所發表的9次關于民航安全工作的專題講話一起,形成了關于“持續安全理念”的完整理論體系。
李家祥所說的 “人文內涵管理”,歸納起來就是通過提高人的整體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建立起良好的行業安全文化,實現“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轉變,使安全生產成為人文需求和人文自覺。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民航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礎和靈魂。
“李家祥局長的講話立意深遠,理論深邃。”東航集團公司總經理劉紹勇認為,我國民航安全水平高于發達國家水平,這有賴于中國民航的安全管理理念從不照抄照搬、照本宣科,而是從中國民航發展的土壤里生長起來的安全管理體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管理念的、管心靈的。民航的持續安全既體現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也是民航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效的實際檢驗。5年來,民航業安全水平大幅提升,億客公里死亡人數5年平均值為0.0016,運輸航空百萬架次重大事故率5年平均值為0.07,分別比5年前下降39%和31%,保持世界領先水平。這其中,離不開“人”的關鍵因素。特別是飛行隊伍功不可沒,對此,李家祥局長在講話中給予了高度評價。
為了打造一支政治可靠、作風優良、紀律嚴明、能打硬仗的隊伍,中國民航始終將提高全行業人員的綜合素質,特別是抓好飛行隊伍的資質能力建設作為根本來抓。
“春秋航空一直在宣傳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索不斷增強飛行員的安全意識。下一步,春秋航空將把安全管理的人文內涵理念內化于每位飛行員的思想和工作中。希望民航局、地區管理局和監管局能夠為民營航空的安全管理、特別是為機長安全管理多出主意。”春秋航空公司董事長王正華說。
加強人文內涵式管理,必須加強黨對安全工作的領導。基層黨組織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離一線員工最近,也是引導員工增強職業操守能力的重要力量。對此,一些企業代表對本企業的黨建工作進行了反思。他們在分析了本單位飛行、機務等部門黨建工作情況后表示,2015年將加強組織建設,為安全管理和隊伍建設立“魂”樹“魄”。
推動民航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今年,中國民航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運輸總周轉量和旅客運輸量均達到了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共有3.9億人次乘坐飛機出行。這是中國民航適應新常態,不斷探索自身轉型升級的道路結出的喜人碩果:2014年,民航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新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4個,民航企業在航線準入、代碼共享、設立公司、運價等方面自主權更大;機場改擴建項目和空管項目審批程序大大簡化;創新投融資體制,主導設立民航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民航投資基金;推行公務機票政府采購,有效擴大航空公司增收空間……
“面對新常態,必須堅持以改革為動力,以法治思維為原則,自覺運用法治方式解決行業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努力提升民航治理能力。”對于今年工作報告中的這一論斷,很多與會代表表示十分贊同。
他們認為,此次工作會議把適應新常態的落腳點,放在了行業治理能力建設上,抓住了“牛鼻子”。
而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既是實現民航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核心內容,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線、依法治理民航的重點。不少代表說,此次會議對于全面深化民航改革、構建航空市場新格局作出全面部署,對行業發展是可喜的利好信號。
職權法定、規則優先、程序優先,是實現民航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民航行政機關如何依據法律授權,確定權力邊界和責任邊界,依照法定方式行使權力,確保權力運行處于社會和公眾監督之下,也是一些代表討論的話題之一。有代表指出,民航企事業單位作為行業的主體,是行業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增強自律意識,自覺做到依法運行、依法經營,共同維護良好的行業發展環境。
一方面,民航全行業的快速平穩發展有目共睹;而另一方面,民航監管資源的發展并沒有跟上行業總體規模不斷擴大的步伐,部分航空公司采取的“大運行”模式也為行業安全監管帶來了不少挑戰和難題,安全監管壓力不斷增大成為了如今一線監察員的普遍感受。對此,不少代表建議,要按照從盯個人轉到盯組織、從盯時間轉到盯系統的監管大思路,建立主體明確、層級清晰、具體量化的責任制度,從而不斷增強監管能力。尤其是要針對航空公司“大運行”的需求,制訂切實可行的跨區域、跨部門的安全監管操作辦法。
還有不少代表對行業安全監管平臺建設提出了期望和建議,并針對如何既按照專業建設“條”形系統,又注重加強業務統籌,以實現信息共享、業務協同而進行了熱烈討論。
在新常態下構建航空市場新格局
工作報告中提出“著力構建航空市場新格局”,引起會議代表,尤其是航空公司代表的熱議。目前,民航局航空市場政策的走向十分明確,概括成一句話就是“國內要放開,國際要開放”。民航局相關司局也制定了一攬子方案和政策工具,正在抓緊研究論證。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釋放改革紅利,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會上,代表們結合本單位、本地區的實際,聯系自己的切身感受,從各個角度分析了民航發展新常態的特點和影響。大家對新常態下增長速度放緩以及經營中遇到的一些困難有清醒的認識。大家都認為,我國仍然是全球最有潛力的航空運輸市場之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仍然是我國民航發展的“黃金期”。
差異化戰略,既是航空公司打造市場競爭力的制勝之策,也是民航業可持續發展的致遠之道。為此,2015年,中國民航將引導航空公司朝著個性化、多樣化發展。民航局副局長王志清在會議總結時明確表示,今后民航局制定的國內航空市場政策要做到“三個有利于”,即“有利于調動民航企業積極性、有利于行業個性化和多元化發展、有利于發現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為了著力構建航空市場新格局,民航還將大力提升機場的戰略作用、努力培育通用航空新產業,重點圍繞國家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優化機場布局,為相關經濟區域各類要素加快流動建設“空中走廊”。“此次工作報告將機場的功能性提高到了很高的一個層面,前所未有。在新一輪的發展中,上海機場要進一步抓緊建設基礎設施,成為航空公司打造樞紐和城市社會發展的催化劑。”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德潤說。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會議中,不少航空公司為支線機場呼吁,建議民航加大對支線機場保障設施設備的投入。民航局空管局局長車進軍建議:“機場在建設時應該充分考慮空管的需求,實現空管、航空公司、機場協同發展。”
協同發展的思維,不只體現在空管、航空公司、機場等行業,也體現在地區上。不少來自京津冀地區的會議代表指出,北京時刻資源緊缺,要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適當轉移部分航班至天津和石家莊機場。
為期一天半的會議在代表們的積極參與中圓滿結束。值得一提的是,在會議結束的當天,北京新機場全面動工建設,各位代表備受鼓舞。“新常態下,民航業大有可為!”展望2015年的中國民航,代表們滿懷信心!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