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用航空“走進非洲”戰略全面鋪開
2015年是中國和南非兩國元首確定的南非“中國年”。隨著中非經貿往來和人員交流日益熱絡,中國各航空公司紛紛開通飛往非洲的直航。而中國民航“走進非洲”的戰略正從航線開拓、機場建設、區域航空合作、民機制造等領域全面鋪開。
非洲航空市場具有較大發展潛力,中國民航積極推動實施非洲戰略,鼓勵國內航空企業“走出去”。中國民航局副局長王志清表示,應站在國家戰略的高度看待中國民航非洲戰略的實施,使行業戰略、公司戰略與國家戰略相同步。
王志清表示,積極鼓勵國內航空制造企業在非洲落地生根,充分發揮航空運輸的戰略先導作用;此外還要統籌各方資源,將國家資源、行業資源和企業資源相結合,積極協同推進中國民航非洲發展戰略的實施。
2009年以來,中國連續五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目前中國已累計在非設立各類投資企業逾2000家,雇傭當地員工超過8萬人。中非經貿和人員往來的快速發展為雙方民航業合作提供了巨大空間。
近年來,中非航空客源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增長。中國已與埃塞俄比亞、安哥拉、坦桑尼亞、贊比亞、南非、尼日利亞等17個非洲國家正式簽署了政府間航空運輸協定,與塞舌爾、利比亞、烏干達等6個非洲國家草簽了航空運輸協定。
2014年夏秋航季,埃及、埃塞俄比亞、阿爾及利亞、肯尼亞、馬達加斯加、安哥拉、毛里求斯和南非8家非洲航空公司開通了至北京、上海、廣州和杭州的定期航班,每周共52班。
“中非區域航空合作計劃”是中國領導人訪問非洲時倡議的,合作內容包括建立合資航空公司、提供民用支線客機、轉讓成熟適用技術、培訓專業航空人才和建設配套保障設施等。目前,中國已在民用飛機出口、航空公司合作、航信系統建設、民航基礎設施建設、人員培訓等方面與非洲相關國家積極合作。
中國計劃帶進非洲的還有中國國產的新舟飛機以及2014年底通過中國民航適航取證的ARJ系列支線客機產品。在去年底的珠航航展上,中航國際航發公司同南非一家國際飛行學院簽署了10架小鷹500飛機出口合同,這是該框架協議首批落實的出口訂單。
近幾年,中國赴南非的游客人數增長勢頭穩健。2012年中國成為南非第四大海外客源國,2014年中國成為南非核心客源市場。愈來愈多的中國游客前往南非。今年,南非旅游局將啟動一系列市場舉措進一步推廣目的地豐富的旅游資源,吸引更多中國游客。
中國民用航空“走進非洲”是全方位的,遠不止是航線延伸。春節前,為進一步推進“中非區域航空合作計劃”,中國民航局與中國商務部共同建立合作機制,共同推進下一步工作。
王志清介紹說,民航局將加快推進與非洲重點國家商簽適航合作協議,支持國產飛機“走出去”;為航空運輸企業創造良好的運營環境,通過資金補貼等方式,鼓勵航空運輸企業“飛出去”,開辟中非航線。同時,民航局擬在未來3年內為非洲培養100位專業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繼續在航空基礎設施建設、人員培訓等方面支持非洲民航發展,與非洲相關國家探討合作辦學模式等。
商務部副部長房愛卿表示,“中非區域航空合作計劃”對中非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實施“中非區域航空合作計劃”,鼓勵航空產業鏈“走出去”,航空運輸業無疑是“龍頭”,對其他產業具有牽引作用。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