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機場加快邁向“三地一家”
3月29日,中國民航將迎來夏秋航季換季。中國交通新聞網記者從民航華北局了解到,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政策落實辦公室為此為契機,做好航線航班的疏導,持續優化京津冀航線網絡結構。
與此同時,在剛剛結束的2015年亞洲航線大會上,首都機場公司總經理史博利表示,首都機場將不再追求旅客吞吐量的增長,轉而關注其國際航線網絡;中國聯合航空公司和春秋航空近日也發布夏秋航季新航線,不約而同表示要抓住協同發展機遇,深耕京津冀民航市場。
這些信號都表明,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在政策引導與市場化運作的雙重手段之下正落地生根。
政策引導
民航華北局: 持續優化航線航班網絡
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內容,交通一體化在功能疏解、產業轉移方面,無疑扮演著“先行者”的角色,而三地民航協同發展則走在了“先行者”的最前面,其中,上層政策積極引導,推動三地機場實現“三地一家”。
民航局去年底和今年初相繼出臺了《關于推進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的意見》和《關于印發京津冀機場航線航班網絡優化實施辦法的通知》等政策文件。
文件中明確了北京新機場啟用前對首都、南苑、天津和石家莊機場的航線航班引導政策,其中首都機場實施“三不增三引導”,全面放開南苑、天津、石家莊機場國內航線準入,支持三個機場構建差別化航線網絡。
落實協同政策,優化京津冀航線網絡結構是關鍵。3月初,民航華北局牽頭成立的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政策落實辦公室以2015年夏秋航季換季為契機,做好航線航班的疏導,持續優化京津冀航線網絡結構。
首都機場方面,今年3月29日,開始執行2015年夏秋航季航線航班之時,進一步優化航線航班。增加首都機場國際航班,促進國際航線發展,增強樞紐競爭力,計劃彌補北美/東南亞航點劣勢,鞏固歐洲航點周頻優勢;增補國際航線網絡空白航點,增強航線網絡輻射范圍;增加潛在中轉市場航點周頻,爭奪中轉市場份額;優化國際航班波構型,增加中轉銜接機會。
目前,有10家航空公司提出在北京首都機場新開新進國際航線航班,計劃新增國際航班64班/周,其中包括首次新開至非洲的直達航線,國航的北京—約翰內斯堡(南非)、北京—古巴,海航的北京—特拉維夫等。
天津機場和石家莊機場方面,各航空公司計劃在天津機場新開新進天津—重慶等17條航線,在石家莊機場計劃新開新進石家莊—大連等5條航線。此外,在新的航季內,各航空公司還將在天津機場增加國內航班80班/周,計劃在石家莊機場增加國內航班28/周。
這些只是開始,民航局運輸司劉增禹司長表示,隨著民航局進一步放寬國際航權的審批,首都機場國際航線的新開加密速度和力度將進一步加大,津冀機場的國際國內航線也有所增加。下一步運輸司將加強引導促進鼓勵首都機場機型小改大,航線支改干、航程短改長,簡化航線航班審批程序,鼓勵新增天津、石家莊、南苑機場航線航班,進一步助力津冀機場航線航班網絡的發展。
市場化運作
低成本航空公司:深耕京津冀民航市場
在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之下,以首都為中心的京津冀地區,正前所未有地成為中國低成本航空競相布局的重點。
作為中國第一家國企轉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東航旗下的中國聯合航空公司3月18日宣布,3月29日起全面實施低成本航空模式。
中國聯合航空公司總裁張蘭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東航從18個民航運輸業務分、子公司中選擇中聯航試水低成本航空,目標就是落實京津冀協同戰略。”
與此同時,中國老牌民營低成本航空春秋航空,預計3月底復航上海至天津航線。“復航天津至上海航線,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為春秋航空提供了北上的發展良機。”春秋航空市場部人士向媒體表示。
作為中國三大城市圈之一,京津冀低成本航空發展較晚,但呈現市場加速增長之勢。春秋航空陸續新開了天津至大阪、濟州等低成本國際航線。上海航線復飛之后,春秋航空的天津出港航班將遍布上海、深圳、鹽城和日本大阪、韓國濟州。
業內人士看來,近年來航空大眾消費升級的趨勢以及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的政策,對于低成本航空公司產生諸多利好。
春秋航空宣傳部部長毛懿說,春秋航空已將京津冀三地視作一個協同的市場,現階段正在申請新增由三地出港的國內及國際航線。
“從市場容量來說,北京肯定是較為龐大且成熟的市場。首都機場及北京新機場的時刻資源是任何一家航空公司都會需求的,新增的航班會很快被市場消化掉。”毛懿介紹,在北京新機場尚未放量前提下,加快布局天津和河北算是一種“曲線”策略。
不單單是低成本航空,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廈門航空董事長、總經理車尚輪表示,廈航將著力構建以北京分公司為核心、天津分公司和河北航空互為支撐的京津冀一體化戰略布局,積極構建以北京為中樞、輻射國內主要大中城市航線網絡。同時,廈航探索把天津作為華北地區的總部和國際航線的始發地,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京津雙城聯動發展。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