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德翼空難想到的 這些航空安全問題你知道嗎?
疑似飛行員操縱墜毀的空難
失事班機的黑匣子錄音信息顯示,副駕駛多次讓機長上廁所,并且在機長試圖返回及打開駕駛艙的時候沒有做出任何反應,與此同時,飛機不斷下降直至墜毀。因此,包括法國檢察官和德國交通部長在內的部分調查方認為“故意碰撞論”看似合理。
類似的空難也曾發生過,但是由于對主觀意愿的判斷很難得到充分的證據支持,許多類似的空難原因至今存在爭議。

機長為什么回不了駕駛艙?
駕駛艙門鎖究竟怎么樣工作的?機長為什么回不了駕駛艙?
從“9.11”事件以來,帶鎖的駕駛艙門已經成為大多數國際航班上普遍采用的安全設備。美國國會在“9.11”后頒布的新安全協議規定,駕駛艙門必須要堅固到能抵御子彈和手榴彈。從空客公司公布的門鎖規則來看,只要駕駛艙內的人清醒并拒絕人進入,外面的人就幾乎無法進入駕駛艙了。

飛行員心理健康
調查人員在副駕駛家中發現了抗抑郁藥和醫生開具的證明。
2004 年的一項研究針對我國某航空公司的飛行員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分析,發現民航現役飛行員分數比地勤人員略差,其中睡眠和飲食分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0 歲以下的飛行員焦慮得分高于 30 歲以上的飛行員;
副駕駛的焦慮分數和敵對、偏執分數比機長高;
飛行時間在1000-3000小時之間的飛行員總分、強迫、睡眠和飲食、軀體、抑郁、精神病性得分高于飛行時間 1000小時以下和 3000小時以上的飛行員。
我國對飛行員心理健康的規定是怎樣的呢?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