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
2014年,全行業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中央領導批示精神和《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堅持安全第一,穩中求進,深化改革,各項工作取得較大成績,民航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戰略作用更加顯現。
一、運輸航空[2]
2014年,在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民航主要運輸指標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1.運輸總周轉量[3]
2014年,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748.12億噸公里,比上年增加76.39億噸公里,增長11.4%,其中旅客周轉量560.34億噸公里,比上年增加58.91億噸公里,增長11.7%;貨郵周轉量187.77億噸公里,比上年增加17.48億噸公里,增長10.3%。
2014年,國內航線完成運輸周轉量508.00億噸公里,比上年增加46.96億噸公里,增長10.2%,其中港澳臺航線完成16.17億噸公里,比上年增加1.95億噸公里,增長13.7%;國際航線完成運輸周轉量240.11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29.44億噸公里,增長14.0%。

2.旅客運輸量
2014年,全行業完成旅客運輸量39195萬人次,比上年增加3798萬人次,增長10.7%。國內航線完成旅客運輸量36040萬人次,比上年增加3298萬人次,增長10.1%,其中港澳臺航線完成1005萬人次,比上年增加101萬人次,增長11.2%;國際航線完成旅客運輸量3155萬人次,比上年增加500萬人次,增長18.8%。

3.貨郵運輸量
2014年,全行業完成貨郵運輸量594.1萬噸,比上年增長5.9%。國內航線完成貨郵運輸量425.7萬噸,比上年增長4.7%,其中港澳臺航線完成22.3萬噸,比上年增長12.5%;國際航線完成貨郵運輸量168.4萬噸,比上年增長9.0%。

4.機場業務量
2014年,全國民航運輸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4]8.32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0.2%。

其中:2014年東部地區[5]完成旅客吞吐量4.61億人次,東北地區完成旅客吞吐量0.51億人次,中部地區完成旅客吞吐量0.83億人次,西部地區完成旅客吞吐量2.37億人次。

2014年全國運輸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6]1356.08萬噸,比上年增長7.8%。

其中:2014年東部地區完成貨郵吞吐量1028.60萬噸,東北地區完成貨郵吞吐量46.70萬噸,中部地區完成貨郵吞吐量80.77萬噸,西部地區完成貨郵吞吐量200.01萬噸。

2014年,全國運輸機場完成起降架次[7]793.31萬架次,比上年增長8.4%。

2014年,年旅客吞吐量100萬人次以上的運輸機場64個,其中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大城市機場旅客吞吐量占全部機場旅客吞吐量的28.3%。

2014年,年貨郵吞吐量1萬噸以上的運輸機場50個,其中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大城市機場貨郵吞吐量占全部機場貨郵吞吐量的51.3%。
2014年,北京首都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0.86億人次,連續五年穩居世界第二;上海浦東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318.2萬噸,連續七年位居世界第三。
5.運輸機隊
截至2014年底,民航全行業運輸飛機期末在冊架數2370架,比上年增加225架。
6.機場數量
截至2014年底,我國共有頒證運輸機場202個,比上年增加9個。
2014年新增機場分別為黑龍江撫遠機場、湖北神農架機場、青海德令哈機場、山西呂梁機場、吉林通化機場、廣西河池機場、四川阿壩機場、貴州六盤水機場、湖南衡陽機場。另外,完成了陜西漢中機場遷建。陜西安康機場、新疆且末機場停航。


7.航線網絡
截至2014年底,我國共有定期航班航線3142條,按重復距離計算的航線里程為703.11萬公里, 按不重復距離計算的航線里程為463.72萬公里。

截至2014年底,定期航班國內通航城市198個(不含香港、澳門、臺灣)。我國航空公司國際定期航班通航48個國家的123個城市,國內航空公司定期航班從37個內地城市通航香港, 從11個內地城市通航澳門,大陸航空公司從43個大陸城市通航臺灣地區。
8.對外關系
截至2014年底,我國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簽訂雙邊航空運輸協定116個,比2013年底增加1個。其中:亞洲43個國家以及中國-東盟航空運輸協定,非洲23個國家,歐洲36個國家,美洲9個國家,大洋洲4個國家。
9.運輸航空(集團)公司生產
截至2014年底,我國共有運輸航空公司51家,比上年底凈增5家,按不同所有制類別劃分:國有控股公司38家,民營和民營控股公司13家;全部運輸航空公司中:全貨運航空公司6家,中外合資航空公司11家,上市公司5家。
中航集團完成飛行小時190.4萬小時,完成運輸總周轉量208.4億噸公里,比上年增加10.4%,完成旅客運輸量0.95億人次,比上年增加7.6%,完成貨郵運輸量166.6萬噸,比上年增加6.8%。
東航集團完成飛行小時163.9萬小時,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61.0億噸公里,比上年增加3.7%,完成旅客運輸量0.84億人次,比上年增加5.9%,完成貨郵運輸量136.3萬噸,比上年降低3.2%。
南航集團完成飛行小時202.3萬小時,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97.6億噸公里,比上年增加13.0%,完成旅客運輸量1.01億人次,比上年增加9.8%,完成貨郵運輸量143.2萬噸,比上年增加12.2%。
海航集團完成飛行小時107.5萬小時,完成運輸總周轉量99.9億噸公里,比上年增加18.9%,完成旅客運輸量0.60億人次,比上年增加16.9%,完成貨郵運輸量72.7萬噸,比上年增加11.4%。
其他航空公司共完成飛行小時100.0萬小時,完成運輸總周轉量81.1億噸公里,比上年增加18.2%,完成旅客運輸量0.52億人次,比上年增加20.7%,完成貨郵運輸量75.3萬噸,比上年增加5.3%。

二、通用航空
1.作業時間
2014年,全行業完成通用航空生產作業飛行67.5萬小時,比上年增長14.2%。其中:工業航空作業完成8.43萬小時,比上年降低12.6%;農林業航空作業完成3.82萬小時,比上年增長12.0%;其他通用航空作業完成55.25萬小時,比上年增長20.0%。
2.通用航空企業
截至2014年底,獲得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的通用航空企業239家,其中,華北地區65家,中南地區48家,華東地區44家,東北地區24家,西南地區32家,西北地區19家,新疆地區7家。[8]
3. 機隊規模
2014年底,通用航空企業適航在冊航空器總數達到1798架,其中教學訓練用飛機486架。
三、運輸效率與經濟效益
1.運輸效率
2014年,全行業在冊運輸飛機平均日利用率為9.51小時,比上年減少0.02小時。其中,大中型飛機[9]平均日利用率為9.74小時,比上年減少0.02小時,小型飛機平均日利用率為6.36小時,比上年減少0.24小時。
2014年,正班客座率平均為81.4%,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2014年,正班載運率平均為71.9%,比上年降低0.3個百分點。

2.經濟效益[10]
2014年, 全行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6189.6億元, 比上年增長8.2%,利潤總額288.9億元,比上年增加35.4億元。其中,航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15.6億元,比上年增長8.6%,利潤總額174.5億元,比上年增加11.9億元;機場實現營業收入702.7億元,比上年增長11.8%,利潤總額73.4億元,比上年增加28億元;保障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271.3億元,比上年增長4.8%,利潤總額41億元,比上年減少4.5億元。
四、航空安全與服務質量
1.航空安全
2014年,民航安全形勢平穩。全行業未發生運輸航空事故,運輸航空百萬小時重大事故率5年滾動值為0.03(世界平均水平為0.22)。發生通用航空事故4起,死亡3人,同比減少9起,減少3人。
自2010年8月25日至2014年底,運輸航空連續安全飛行52個月,累計安全飛行2812萬小時。
2014年,全年共發生事故征候324起,同比增加11.5%。其中運輸航空嚴重事故征候11起,嚴重事故征候萬時率為0.014。
2014年,51家運輸航空公司中,41家運輸航空公司未發生責任事故征候。
2.航班正常率
2014年,全國客運航空公司共執行航班312.6萬班次,其中正常航班213.7萬班次,不正常航班93.7萬班次,平均航班正常率為68.37%。
2014年,主要航空公司[11]共執行航班258.9萬班次,其中正常航班178.9萬班次,不正常航班76.6萬班次,平均航班正常率為69.09%。


2014年,全國客運航班平均延誤時間為19分鐘,同比減少2分鐘。
3.旅客投訴情況
2014年,民航局、各地區管理局、民航局消費者事務中心和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共受理航空消費者投訴1920件。 2014年全年受理投訴總量較2013年減少127件,下降6.2%。
五、固定資產投資[12]
2014年,民航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508.2億元,其中:民航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投資734.2億元,比上年增長2.5%。

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投資按系統劃分如下:
1.機場建設
2014年,機場系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560.8億元,比上年增長10.5%。重點建設項目13個,其中:南京祿口機場擴建工程、南寧吳圩機場擴建工程、天津濱海機場擴建工程等竣工;廣州白云機場擴建工程、重慶江北機場擴建工程、武漢天河機場擴建工程、哈爾濱太平機場擴建工程、長沙黃花機場擴建工程、鄭州新鄭機場擴建工程、銀川河東機場擴建工程等續建項目進展順利;北京新機場工程、浦東機場飛行區擴建工程、蘭州機場擴建工程等工程開工建設。
2.空管建設
2014年,空管系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9億元,比上年減少5.6億元。烏魯木齊區域管制中心、沈陽區域管制中心2個重點建設項目進展順利。
3.其他方面
2014年,民航其他系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49.5億元,比上年減少30.1億元。 其中: 民航信息系統建設投資19.8億元, 民航科研、教育系統投資5.3億元,民航安全保衛系統投資2.4億元,民航油料系統投資0.3億元,民航機務維修系統投資1.9億元,運輸服務系統投資21.9億元,公共設施系統投資18.9億元,其他系統投資79.0億元。
六、節能減排
2014年,航空公司使用臨時航線約38.5萬架次,縮短飛行距離超過1295萬公里,節約航油消耗6.9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2萬噸。
2014年持續推進吞吐量500萬人次以上機場橋載(含遠機位)設備替代飛機輔助動力裝置(APU)專項工作。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有9家機場橋載設備投入使用,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據統計數據測算,9家機場橋載設備投入使用以來, 減少航油消耗約36.42萬噸,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14.74萬噸,節省資金25.49億元 (按照航油每噸7000元價格計算)。
七、飛行員數量
截至2014年底,全行業取得駕駛執照飛行員39881人,較上年年底增加4376人。

八、教育與科技
2014年,民航直屬院校共招收學生19974人,其中:研究生1045人,普通本專科生16745人,成人招生2184人。
2014年,民航直屬院校在校生數達到61047人,其中: 研究生3377人,普通本專科生52186人,成人在校生5484人,中專生523人。
2014年,民航直屬院校共畢業學生14947人,其中:碩士研究生652人,普通本專科11457人,中專學生583人,成人學生2255人。
2014年,民航共驗收科技成果40項。
九、工會工作
2014年,經民航工會推薦,民航系統4個單位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13個班組被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8名先進個人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14年,在全行業“安康杯”[13]競賽活動中,共有296個單位、25018個班組,476977名職工參加了競賽活動,共有147個先進集體和個人受到表彰。
十、規章發布
2014年,民航局共公布規章5部,分別是《中國民用航空監察員管理規定》(民航局第222號令);《民用航空財經信息管理辦法》(民航局第223號令);《民用航空器駕駛員和地面教員合格審定規則》(民航局第224號令);《中國民用航空局關于修改<定期國際航空運輸管理規定>、 <中國民用航空國內航線經營許可規定>和<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規定>的決定》(民航局第225號令);《民用航空通信導航監視工作規則》(民航局第226號令)。
注釋:
[1] 本公報未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及臺灣省統計數據。公報中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 運輸航空各項數據為正式年報數據,部分統計數據與此前公布的初步統計數據如有出入,以本次公布數據為準。
[3]運輸周轉量、旅客運輸量、貨郵運輸量涉及的數據均為國內航空公司承運的數據。
[4]旅客吞吐量:指報告期內進港(機場)和出港的旅客人數。
[5]東部地區是指北京、上海、山東、江蘇、天津、浙江、海南、河北、福建和廣東10省市;東北地區是指黑龍江、遼寧和吉林3省;中部地區是指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和山西6省;西部地區是指寧夏、陜西、云南、內蒙古、廣西、甘肅、貴州、西藏、新疆、重慶、青海和四川12省(區、市)。
[6]貨郵吞吐量:指報告期內貨物和郵件的進出港數量。
[7]起降架次:指報告期內在機場進出港飛機的全部起飛和降落次數,起飛、降落各算一架次。
[8]通用航空企業地區分布按民航各地區管理局所轄區域劃分。
[9]大中型飛機是指座級在100座以上的運輸飛機,小型飛機是指座級在100座以下的運輸飛機。
[10]經濟效益涉及數據為財務快報數據,最終數據以財務年報數據為準。
[11]主要航空公司是指南航、國航、東航、海南、深圳、四川、廈門、山東、上海、天津等十家航空公司。
[12]未含飛機和特種車輛購租等投資。
[13]“安康杯”是安全生產榮譽獎杯。“安康杯”競賽活動旨在通過競賽不斷推進企事業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和安全文化建設,提高全民安全生產意識,從而降低各類事故的發生率和各類職業病的發病率。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