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印發深化國企改革指導意見
多方期盼已久的國企改革方案終于“落地”。
9月13日下午,被稱為“國企改革頂層設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正式對外公布。
這份《指導意見》長達20頁,分八大章節三十項內容,前三項內容分別闡述了國企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從第二章節起對多個改革方案進行概括性闡述。其中,在分類監管、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股權多元化、國企重組整合、整體上市等方面亮點頻現。
按照《指導意見》定下的目標,本輪國企改革給出時間表:2020年國有企業在關鍵性領域取得階段性成果,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培育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骨干國有企業。
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更符合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國資管理體制、現代企業制度、市場化經營機制,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
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將國有企業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并實行分類改革、分類發展、分類監管、分類定責、分類考核,推動國有企業同市場經濟深入融合。
針對國有企業存在的制約不足的問題,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積極引入各類投資者實現股權多元化,大力推動國有企業改制上市,創造條件實現集團公司整體上市。
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目標是促進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堅持因地施策、因業施策、因企施策,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蓋,不設時間表,成熟一個推進一個。
最大亮點在哪里?
在安信證券分析師徐彪看來,這份文件的亮點是國資委從“管人管事管資產”向“以管資本為主”轉變。
徐彪分析,以往很長一段時間里,國有企業的管理存在兩種模式。一種模式是國資委的管理模式,管人管事管資產,說直白點就是“婆婆模式”。還有一種是匯金管理模式,以管資本的匯金公司依據國務院授權,代表國家依法行使對國有商業銀行等重點金融企業出資人的權利和義務。
在他看來,以后國資委主要管國資投資、運營公司后,各級國有企業,以后上面的“婆婆”會逐漸變成上述兩類公司。因為如果不是為了進一步簡政放權市場化,壓根沒必要增加這么一個層級。
徐彪分析,國有資本運營、投資公司未來不管企業經營決策,就是搞資產整合和資本運作:退出賣掉一批公司,重組整合一批公司,然后創新投資一批公司。有人總結這類似“淡馬錫”模式。
徐彪個人猜測,賣掉的主要集中在商業類,重組整合主要集中在公益類以及部分關系國家安全國計民生和命脈的商業類,創新投資則主要集中在前瞻性戰略性產業。若如此,資本市場將會多出很多話題。
在強調資本的重要性的同時,《指導意見》還將長期以來外界聚焦的重點——發展混合所有制提在了重要位置,包括非國有資本參股、員工持股等。
《指導意見》提出,在發展混合所有制方面,將堅持因地施策、因業施策、宜獨則獨、宜控則控、宜參則參,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蓋,不設時間表,成熟一個推進一個;員工持股將堅持試點先行,在取得經驗基礎上穩妥有序推進,優先支持人才資本和基礎要素貢獻占比比較高的轉制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服務型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支持對企業經營業績和持續發展有直接或較大影響的科技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和業務骨干等持股。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中國民用航空局支持香港修建第三條跑道
- 下一篇:回首66年國企改革路:斷奶到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