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等國內三機場被“罰” 業內人士稱有點“背黑鍋”
中國民航局22日晚宣布,由于8月上海浦東機場、杭州機場、天津機場的放行正常率低于70%(含),且在全國48個主要機場中排名后三位,根據《關于嚴格落實航班正常管理措施的通知》,從10月份起停止受理這三大機場加班、包機和新增航線航班申請。這是民航局今年開始逐月公布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率和機場航班放行正常率后,開出的首張“罰單”。
民航華東局相關負責人向早報記者證實此事,并表示沒有暫停的具體時長期限。
機場放行正常率,是機場放行正常班次與機場放行總班次之比,其要求還低于航班準點率。
民航研究專家林智杰10月23日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分析指出,對于航班正常率的嚴厲監管,是民航總局方面圍繞航班正常性工作推出“組合拳”的一個方面。“這表明民航局在嚴厲整治航班正點運行問題。”林智杰表示,“短期內還好,但如果是長期,比如說浦東機場一年都無法增加新航線航班,相當于它一年10%的收入都沒有了。”
不過,一名民航局內部工作人員10月23日向早報記者透露,此舉可以解讀為民航局對機場的管控,不屬于所謂“處罰”。新增更多的航班,確實會對正常率低的機場造成更大影響,機場本身并不是導致放行正常率低下的主因,屬于“替人受過、背黑鍋”。“關于放行正常率的相關因素,空域(資源)是其一,此外還有機場運行效率、服務流程、航空公司流程、裝卸、加水加油、客艙清潔、抽污水、客梯車、廊橋、配載等環節,很多時候沒法明確到底是誰的責任。”他說道,“如果把《關于嚴格落實航班正常管理措施的通知》單純作為一個處罰措施,我覺得就不太合理。”
實際上,在浦東、杭州、天津三機場被“罰”前,今年7月,民航局即因大面積航班延誤處置不力對深圳機場通報批評,經過兩個多月整改,深圳地區始發航班正常率到8月上升為68.69%,9月達到73%,超越國內其他多家機場。
據了解,上海機場已委托專業第三方開展調查,每季度發布航班正常測評報告,對浦東、虹橋機場各航空公司航班正點情況、影響正點的因素,都會一一列明,詳加解讀。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