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看C919 有些國家坐不住了
11月2日,中國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正式下線。看到這種能飛越青藏高原的“空中一號”,有些國家已經坐不住了。他們到底怕什么?是怕中國搶奪國際客機市場,還是怕這種客機用于兵力投運,提升中國軍力?或許是看到中國發展就不舒服,純粹出于嫉妒亂噴。

11月2日,中國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正式下線(圖片來自網絡)
據《參考消息》,美聯社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場之一,但嚴重依賴波音和空客飛機,質疑“C919包括引擎和航空電子設備在內的大多數關鍵系統由西方企業或中外合資企業提供”。
BBC也聚焦在中國C919客機是否為“國產”上。究竟C919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產,還是只是大量使用外國部零件的組裝貨?
印度《經濟時報》則表示,中國“這個亞洲大國一直試圖發展自己的航空領域,并向外國行業巨頭的聲望和市場份額發起挑戰”。
其實,外媒對于這款飛機“血統出身”的質疑并站不住腳。是不是意味著所有的零部件都是“中國制造”才能稱之為“國產”?在全球化的今天,當然不是。據說最牛的波音和空客,也需要從全世界訂購零件,最后在總裝廠完成。中國商飛公司董事長金壯龍說,判斷一架飛機是否本國制造通常看三個標準,即整機產權歸屬、研制整機的核心團隊、整機研制的關鍵環節。從這三個標準看來,C919大型客機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屬于“中國制造”。
對于C919的橫空出世,怎么看很多國家都有些不爽。不僅是大飛機,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1980年,中國第一枚運載火箭發射成功……中國被質疑的不只是C919。不過,不爽歸不爽,中國總是要發展的。而且,一個強大的中國對于世界來說只會有好處。
再說說C919這個很有意思的代號。“C”是China的首字母,也是中國商飛英文縮寫COMAC的首字母;第一個“9”的寓意是天長地久,“19”代表的是中國首型大型客機最大載客量為190座。
關鍵是C919將來可能會系列化發展,推出具備飛越高原的能力的飛機。高原空氣密度小,飛機發動機推力下降,特殊環境要求飛機重量小,航程短。因此京廣滬等地去往西藏的航班總要先在附近機場轉一次機。為此,C919在設計之初就特意研究如何適應西藏拉薩、四川九寨溝、云南香格里拉這樣的高原機場,以便未來實現航班直達。

圖為運10飛機飛上青藏高原。
其實,國產大飛機走過了一段頗為坎坷曲折的路。早在C919之前,還有一架運10,這是我國自主設計的第一款大型民用飛機。在進行科研試飛時,它還曾7次飛抵拉薩,是中國第一架飛越“世界屋脊”的自行設計的飛機。但遺憾的是,由于多種原因,1986年運10飛回上海后,再也沒能繼續飛起來。不過還好,我們現在已經有了C919。能飛越喜馬拉雅的飛機,還有什么地方到不了呢?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