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民眾憧憬中國造客機 認為性價比或更高
伊朗馬漢航空747客機發動機部件脫落返航的新聞近日引起全球關注,據稱這架飛機機齡超過30歲。實際上在伊朗,這種高齡服役的飛機還有很多。筆者10月初,和來自十幾個國家的民航愛好者及攝影師組成的航空飛友團,參加了為期7天的“體驗伊朗老飛機”的航空主題游,有幸體驗了一回伊朗僅存的一批“古董”飛機。
我們兵分兩路,分別從北京和吉隆坡,乘坐兩班伊朗航空客機前往伊朗首都德黑蘭。執行這兩個航班的是世界上最后一架仍在進行商業載客運營的波音747SP客機,從交付至今已有38年機齡,它曾擔任伊朗首腦外訪專機的重任,可謂“國寶級”客機,而它很可能會在今年底退役,結束其傳奇的飛行歷史。我們在這次行程一共體驗了包括B747SP在內的7種機型,飛行了12段起降航線,造訪德黑蘭、伊斯法罕、設拉子、馬什哈德4個城市。此外,還有幸獲邀參觀伊朗國營航空公司總部及其維護車間。
由于受到多年制裁,伊朗航空業發展遇到障礙。在巴列維王朝時期(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伊朗購入當時最先進的美制客機,但隨著美伊關系陷入困境,伊朗的民航客機維護非常艱難,引進航材可謂費盡周折。如果一定要比較,伊朗當前的航空裝備水平,大概相當于中國上世紀90年代初的水平。幸運的是,伊朗核問題在今年7月取得可喜成果,為這個國家的民用航空業發展帶來一線曙光。目前,伊朗民用航空運營的飛機機齡偏大。根據著名國際民用航空數據庫planespotter統計,截至今年11月,伊朗大部分航空公司的飛機機齡都在22年以上,部分甚至超過30年。相較之下,中國三大航空公司2015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機隊平均機齡為5.9-6.2年。
盡管航空器年齡較大,但伊朗航空機務人員對飛機維護可謂無微不至、一絲不茍。他們在有限的資源下,從每一個鉚釘維護做起,全力保障每個航班安全運營。機務人員的敬業精神,令我們肅然起敬。飛行員對老飛機的操作更像是一門藝術,我們體驗的每次接地,飛行員都能穩穩地將飛機卡在跑道中線上,乘客也會為此報以熱烈掌聲。
可以預見,一旦伊朗變得更加開放,這批為伊朗航空業立下汗馬功勞的“老臣子”將會陸續“退休”,從而產生一個較大需求缺口。據彭博社引述航空咨詢公司的推測,一旦伊朗旅游業放開,對于窄體客機的需求約在200架,對于寬體機則為250架左右。
對于中國制造的飛機,大多數伊朗航空業人士知之甚少,但聽說中國在研制自己的民用客機,筆者所接觸到的伊朗民眾對此持開放態度。有當地資深飛行員表示,“相信中國制造的飛機未來表現會越來越完美,也許將來伊朗也有機會引進”。作為飛行常客,從事旅游業的設拉子市民阿里耶則對中國制造的飛機充滿期待和憧憬,“應該會比俄制飛機性價比更高吧”,她說。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中國飛機是空客和波音的危險?
- 下一篇:俄首次承認恐怖襲擊或致飛機墜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