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隊規模擴張刺激需求 中國飛機租賃行業極速冒起
我們常常去租車、租房,但誰曾想過,我們搭乘的飛機也是航空公司租回來的。隨著巴菲特、李嘉誠、鄭裕彤家族等富豪投資飛機租賃業務,相關行業漸漸走到人前。據預測,未來20年全球航空公司需要近3.7萬架新飛機,為飛機租賃行業提供前所未有的機遇。
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發展,帶動全球休閑及商務旅游需求上升,刺激新飛機需求。過去20年,中國航空公司機隊規模不斷擴張,使亞太區飛機增長幅度較其他地區快。市場預期,中國機隊數量佔全球占比將從目前的7.2%,增至2030年的15.3%。
與此同時,廉航的出現,航空公司走向輕資產營運,進一步催生有關需求增加。截至2013年底,全球有36.9%的商用飛機以租賃形式營運,預期至2022年,有關比例升至45%。
目前,從事飛機租賃的公司主要分為三類,包括銀行業、生產製造業,以及獨立經營融資的飛機租賃公司,當中銀行系飛機租賃公司憑成本低、融資易在競爭中佔有優勢。據國際航空協會(IATA)統計,飛機租賃投資回報率約9%,高于飛機制造商的7%和航空公司的4%。
中資飛機租賃打破歐美壟斷
中國飛機租賃行業快速發展,內地政府也出臺多項政策支持行業發展,惟仍待落實顯效。交銀國際交通運輸及工業分析員鄭碧海直言,中國飛機租賃行業在機隊規模、融資能力、稅收政策、經營便利性等方面,與歐美成熟市場仍有差距。
然則,光大控股(00165)旗下中國飛機租賃(01848)執行副總裁劉晚亭表示,中資機構過去不斷在海外收購飛機資產或飛機租賃公司,以提升國際化水準,打破歐美租賃公司的壟斷。IATA預測,至2018年,中資飛機租賃公司在整體市場的占比,將從目前的37.8%提升至55%。
究竟飛機租賃能為航空公司或其他客戶帶來哪些好處呢?劉晚亭解釋,公司能為客戶提供經營業務的靈活性,同時降低資本壓力和風險。目前,全球主要航空公司均通過自行擁有和租賃來營運機隊。國泰航空(00293)指出,以自擁和租賃的組合來營運機隊,能確保多元化的機隊擁有模式及營運靈活性。
香港航空副總裁孫劍峰直言,“買飛機和租飛機各有靈活性,也有資產和財務上的安排,是戰略上的平衡。”目前,香港航空共有25架飛機,當中自有、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各三分一。
另外,民航局日前提出空中“一帶一路”構建,將加快推動沿線國家和地區擴大區域航空市場開放力度,為行業帶來商機。展望未來,相信會有愈來愈多金融機構或超級富豪踏足飛機租賃行業,以獲取穩定而豐厚的回報。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