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機場:大型樞紐機場大數據大運行大服務格局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是全球百強機場之一,是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和連接歐亞的國家門戶樞紐機場。2015年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3752萬,保障航班起降超過30萬架次。
對于這樣一個繁忙的機場,各部門運行協調工作難度可見一斑。而根據民航局對外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昆明長水機場在國內千萬級機場中放行正常率排名第一。那么昆明機場是如何做到的呢?
昆明長水機場運行控制協同以機場AOC為主體,結合國內空域緊張,多方數據共享壁壘較高的現實,提出符合中國國情的CHINAA-CDM理念:認為空中流量由空管負責管理和協調,地面運行以機場為中心,在監管局的監管下,利用大數據,在大型樞紐機場運行控制協同中心建設的理論和實踐上進行了成功的探索和嘗試。

圖:昆明機場飛行區管理中心運行管理部(簡稱AOC)
什么是運行控制協同中心?
大型樞紐機場運行控制協同中心就是全面管理機場地面運行質量及相關事宜,優化基地航空公司及其主要利益相關者機場之間的協同運行品質,根據快速反應、靈活處置及協商合作的原則,在各機場運行階段的計劃管理重點環節進行有效控制的協同指揮中心。
對機場、航司、空管、監管部門來說,機場運行控制協同的共同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在安全的基礎上,提高效率與容量。避免航空器、地面車輛沖突,防止安全隱患;提高航班的可預測性、準時性;降低航班地面活動成本,優化地面服務資源的利用;減少空中交通流量的浪費。
大數據信息平臺的建立
一個大型樞紐機場的運控中心的正常運作必須建立在信息傳遞的正確性與快速性之上。而大數據信息平臺的構建正是為了滿足這一需求。
對于大數據(Big data)研究機構Gartner給出了這樣的定義。大數據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大數據的4個V,或者說特點有四個層面:--Volume(數據體量大)、Variety(數據類型繁多)、Velocity(處理速度快)、Value(價值密度低)。大數據最核心的價值就是在于對于海量數據進行存儲和分析。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一座大型樞紐機場的運行指揮依賴的是快速、精準的信息數據支持。
民航局2015年4月10日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局發明電〔2015〕874號)中談到:當前航班延誤和備降處置過程中,暴露出各運行單位間信息不暢、相互共享信息不足等若干問題。,并要求各地區管理局,各運輸航空公司,各機場公司逐步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相互提供必要的生產運營信息,及時為旅客和貨主提供準確的信息。由此可見,中國民航范圍內的信息數據共享,已成為民航業內共同的需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大數據共享,將對提高各機場、各航空公司的運行效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昆明機場AOC與VariFlight(飛常準)聯合研發的長水常準運行管控系統已于2014年11月10日正式上線,得到了昆明機場各有關保障部門的高度認可。在航班管控過程中通過長水常準完成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運用進程保障監控控制航班保障的30個重要節點信息。

圖:昆明長水機場航班保障進程節點
二是加入AOC特情錄入功能,所有參與保障部門均可在查看該信息,并做好服務保障準備。三是實時的生產統計功能不斷強化,為機場在宏觀層面改善機場資源分配、生產調配提供了指導數據。四是綜合了虛擬與共享航班信息查詢,提高航班信息查詢準確度。五是增加機位資源使用報警提示功能,減少人工失誤差錯率。六是確立了靠橋優先原則,以提高廊橋資源利用周轉效率,減少飛機地面滑行時間。有效提升了機場的運行保障效率。

圖:昆明長水機場實時機位監控預警
同時,2015年7月下旬,昆明機場AOC聯合信息管理部對大理、麗江、版納、騰沖、芒市、保山6個州市機場的運行管控系統建設及使用情況進行了調研。隨著長水常準大數據運行系統在各個州市機場的安裝運行與覆蓋,將形成一個以昆明長水機場為中心,各個州市機場為支點的集團集群協同平臺,從而達到云南省內各機場之間運行信息的快速化,集成化,扁平化的傳遞。
大運行指揮平臺的建立
樞紐機場運控中心的建立需要以大數據信息平臺為基礎,進一步打造大運行指揮平臺,提高處置大面積航班延誤,做好航班正常有關工作,優化配置資源的能力。
以構建科學架構為立身,完善大運行指揮平臺聯動協同機制
2015年來,昆明機場聯合各駐場單位,充分利用運行協調管理委員會這一平臺,繼續以總量控制、動態管控、時段研判、有序銜接16字方針為總體原則,充分發揮運管委、除冰委、旅促委、新宣委、及安管委作用,形成大運行平臺聯動體系。使各相關單位的地面保障效率、航班放行效率及昆明機場整體的航班正常性、大面積延誤后的處置能力得到持續提升。
以大數據利用為手段,逐步健全大運行信息交互
通過大運行平臺建設,空管、機場、航空公司生產系統通過數據交互,實現信息共享平臺,第一時間掌握航班保障動態,實現機場高效率運行。同時加大新技術應用力度,努力推進可視化大運行指揮管理平臺。

圖:昆明長水機場可視化空地聯合監測系統
以推進大運行平臺建設為契機,理順各指揮層級協調關系
目前,瑞麗航空、四川航空云南分公司、祥鵬航空、機場地服運行控制部生產調度,以及空港物流站坪保障部調度班組已進駐昆明機場AOC指揮大廳。逐步形成以昆明機場運行管理部(AOC)為紐帶,航空公司運行控制中心及飛行、地服、機務維修保障部門組織實施,空管指揮控制部門空中流量管理的組織運行系統工作格局。
以空地部門緊密配合為推手,實現空地聯動高效運行
空管云南分局按照航空器地面停放機位,安排航空器就近起飛,縮短滑行路線,從而有效減少飛機滑行時間,有效提高航班放行速度和地面運行效率。
而在昆明機場出現大面積航班延誤時,空管管制中心加強與民航局運行監控中心協調,優先對昆明滯留航空器進行疏導,通過空中疏散方式緩解昆明機場的延誤壓力;同時AOC與空管積極溝通配合,根據航班保障進度、旅客情況等多方因素進行出港航班排序,有效提升大面積航班延誤下機場運行效率,實現空地聯動高效運行。
大服務資源平臺的建立
所謂大服務保障平臺就是在各方積極簽訂互助協議的基礎上,合理整合分散孤立運行、多頭管理的服務資源,打破現有壁壘,優化服務配置資源,形成集中統一、職責明晰、工作協同、范圍高效的大服務平臺體系,以真情服務為至誠目標,做好各項航班保障工作,提高昆明機場航班保障整體服務水平,打造昆明機場高品質服務形象,實現共贏。
昆明長水機場自2012年6月28日轉場運行以來各項指標均快速增長,隨之而來的則是運行保障壓力不斷加大。而在經歷了多次低溫、低能見度天氣后,長水人不斷總結,吸取經驗教訓,慢慢成長。同時這些經驗教訓告訴我們,無論是面對日常航班保障,還是大面積航班延誤處置這一整體性、復雜性、聯動性都很強的工作,建立大數據信息共享、大運行指揮協同、大服務資源互助都很重要。
運行控制協同中心的建立與展望
未來的行業領導者將不再是獨立的航空公司或者機場,也不會是航空聯盟,而是航空公司--樞紐機場--航空聯盟利益共同體中表現最佳的成功者,其必然依靠對民航運輸這個復雜工程的有效、靈活管理和運行成本控制實現自我提升。這通常可以理解為依靠共同的發展和前進,通過一致的經營理念、服務質量和卓越的商業表現滿足旅客的需求.
機場運行控制協同中心平臺在大型樞紐機場管理中的應用,能夠加快大型樞紐機場現代化、信息化建設,在系統應用中減少大型樞紐機場內部安全風險,提高整體保障效率。同時,還能夠促進大型樞紐機場原本獨立的各系統的有機結合和資源整合,無論是對大型樞紐機場發展和內部調整均具有重大意義。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