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航空雄心遠大 20年內可挑戰波音空客
彭博社3月1日報道,原題:空客、波音爭奪中國的友誼和飛機訂單 為了成為先進工業化國家,中國已將航空航天列為10大重要產業之一。就在中國即將召開兩會之際,作為未來競爭者的西方飛機制造商們正幫助中國向目標邁進。本周三,空客A330寬體飛機天津完成及交付中心項目將舉行奠基儀式。波音也正就在華建立飛機完工中心事宜展開選址工作。
|
中國將在20年內成為全球最大航空和空中旅行市場,在華開辦工廠既是政治又是經濟決策。中國的航空公司每年從空客和波音訂購數十億美元的飛機,在本地組裝可降低廠商既有生產設施承受的壓力。同樣重要的是,此類投資還會贏得(來自中國的)善意。“毋庸置疑,其間傳遞出中國期望這些公司在華建廠以提供就業的信息……”美國智庫蘭德公司亞太政策中心副主任斯考特·哈羅德說,“若你在華建廠,你就是中國的朋友。”
在《中國制造2025》規劃藍圖中,航空航天是10大重要產業之一。中國還鼓勵外國飛機制造商擴大在華足跡:空客和波音都與中企成立了提供飛機部件的合資企業。
中國航空航天業的規模仍較小,但雄心遠大。中國正在開發國產飛機,向空客和波音在大型飛機市場的控制權發起挑戰。飛機評估顧問奧爾加·拉茲維納說,“若持續開發新產品并跟上技術發展,中國企業可能在20年內成為空客和波音的切實挑戰者”,
與此同時,外企正幫助中國打造航空后勤供給鏈。中國則投桃報李,用訂單犒賞空客和波音——在未來20年內,中國航空公司將需要6330架新飛機,價值9500億美元,約占全球總量的17%。蘭德的哈羅德說,“顯然,中國人參與航空業并非純粹出于商業原因。看來他們已準備大筆投資并利用幾十年時間使之運行起來,因為中國已把設計制造噴氣式飛機的能力視為政治目標之一,這是(展現)國家科技實力的指示器。”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