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名MH370失聯乘客家屬起訴馬航 最高索賠1.2億元
根據蒙特利爾公約,馬航MH370客機失聯兩周年的日子(2016年3月8日),也將是乘客家屬向馬航興訴的最后期限。15名失聯乘客家屬今天(2016年3月4日)在北京遞交訴狀,向馬航索賠人均1億元人民幣。
15位失聯乘客家屬今天向北京鐵路運輸法院遞交了訴狀和相關材料,將MH370當年的承運人馬來西亞航空系統有限公司(俗稱“老馬航”)、馬來西亞航空有限公司(俗稱“新馬航”)及馬航的保險公司告上中國法庭。15位乘客家屬分別向被告提出了從9500萬元到1.2億元人民幣不等的索賠請求。訴請內容包括四個方面,即要求馬航履行搜尋和救援義務;要求馬航對家屬進行賠償;要求馬航在客機失聯期間對家屬履行援助義務;要求馬航承擔家屬因提起訴訟而產生的包括律師費在內的所有法律費用。北京鐵路運輸法院立案庭今日已接受材料,并將在近期做出是否登記立案的決定。
2014年底,馬來西亞航空系統有限公司(MAS,俗稱“老馬航”)停牌退市,由國庫控股,收歸國有。2015年,在大規模裁員之后,老馬航以馬來西亞航空有限公司(MAB,俗稱“新馬航”)的身份正式亮相,開始運營。外界普遍猜測,馬航在此前三個財年出現的巨額虧損業績,以及2014年接連發生的兩起空難事故,令馬航處境愈發艱難,這些因素都促進了馬航的重組。
“國際社會普遍有個擔心,就是’老馬航’的資產被剝離以后,它承擔債務的能力有所下降,它能否承擔對MH370乘客家屬應承擔的責任。我們按照中國法律的規定,把’新馬航’列為本案的第二被告,目的就是要保護中國籍家屬真正獲得賠償和支持的權利。”15人家屬的代理律師對財新記者解釋說,“新馬航”和“老馬航”之間在債務、財產等方面的責任關系,在將來的訴訟中或許會存在爭議,需要律師大量的專業投入,也需要法院作出獨立的判斷。
今日遞交訴狀的15位乘客家屬,并不是狀告馬航第一人。上月26日,北京鐵路運輸法院官網發布消息,MH370一位王姓失聯乘客的家屬起訴馬航航空運輸人身損害責任糾紛一案,獲該院登記立案,原告索賠約470萬元人民幣。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據悉,為方便當事人訴訟,統一裁判尺度,北京市高級法院已指定北京鐵路運輸法院集中受理涉馬航MH370航班失事旅客家屬提起的民事索賠案件。官方說法稱,北京鐵路運輸法院已做好涉馬航MH370航班失事旅客家屬起訴受理的準備工作,為減少當事人訴累,當事人可以就近選擇法院提交起訴材料,全市法院立案窗口均一律接收,轉送北京鐵路運輸法院依法登記立案。
2014年3月8日,馬航一架從吉隆坡飛往北京的MH370客機失聯。機上載有239人,其中中國人154名,外國人73名,機組員工12名。飛機于當地時間3月8日0時41分從吉隆坡出發,原定于北京時間3月8日6時30分抵達。
2015年1月29日,馬來西亞民航局局長愛茲哈爾丁宣布,MH370航班失事,推定機上所有239名乘客和機組成員已經遇難。2015年7月,在法屬留尼汪島發現疑似MH370客機殘骸,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次月宣布殘骸確屬MH370航班。
2016年3月2日,有外媒披露莫桑比克一處海岸發現疑似MH370殘骸,但目前尚未出現權威消息確證。
四天后的3月8日,MH370失聯乘客家屬將正式進入訴訟階段。15名家屬的代理律師表示,希望通過這場訴訟,向被告傳達一個信息:訴訟并不意味著被告可以束手坐等法院判決,訴訟是馬航向家屬履行義務的新階段。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今年2月24日報道,馬航當日發布文告稱,馬航管理層誓言在符合國際公約及法律的情況下,繼續肩負馬航MH370客機失聯事件所帶來的法律責任。文告還顯示,“馬航管理層當時已批準96項來自家屬的入稟法庭申請,沒有任何申請被拒絕”。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兩會代表、委員關注中國通航發展
- 下一篇:世界最佳機場出爐 京滬廣占據二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