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MH370失聯兩周年:一個失聯者父親這兩年
轉自微信公眾帳號“剝洋蔥people”
2016年3月8日,馬航MH370失聯兩周年。搜救工作仍在進行。對于失聯者家屬來說,救贖無論看起來多么飄渺,都會被緊緊攫住。他是文永勝的父親,是失聯者的父親。

2014年3月25日,文萬成和家屬們一起坐在公交車上去馬來西亞駐華使館表示抗議。公交車車窗上上掛著一個條幅:兒子,爸爸媽媽的心都碎了快回來吧。權義 攝
3月7日早上6點,63歲的文萬成就起床了。思念、沮喪、焦慮,他一夜沒合眼。隨后,他與近百位中國家屬,向北京鐵路運輸法院遞交了對馬航的上訴書。
在訴訟書里,文萬成和律師列出了10項訴求,包括調查事件的現狀、責任、原因;給家庭造成的損害、痛苦等。
訴訟材料約有十斤重,袋子勒得人手疼。
根據國際航空領域的“蒙特利爾公約”,2016年3月8日是乘客家屬向承運方馬航興訴的最后期限,否則將喪失對損害賠償的權利。
2014年3月8日,載有239人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飛機與空中管制中心失去聯系。機上有154位中國人,這其中,包括文萬成的兒子,36歲的文永勝。
去年7月29日,一片襟副翼在法屬留尼汪島被發現,并被確認為MH370一部分。今天,馬來自亞政府發布第二份中期調查報告聲明。聲明指出,搜索工作仍在南印度洋進行,飛機主殘骸仍沒有被找到。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也就MH370失聯兩周年發表聲明表達哀悼,他將之稱為“我們仍舊承諾竭力解開這個謎團”。
“強硬派”
對于文萬成來說,未知的謎團,更像是一場沒有歸期的等待。
這兩年,山東人文萬成每年要在北京住上一百多天。
一個小馬扎、一壺水、一包煎餅,是他的全部裝備。
每周,他會去三次馬航在空港中心設立的家屬接待處,接待處位于北郊的順義,在六環外,公交轉地鐵再步行,三個多小時的路程。
濟南政府的陪同人員不得不佩服文萬成的毅力,跟著走一天,他的腿走腫了。
文萬成的頭發剃得很短,頭發茬子硬硬地拱出來,還有幾處斑禿。
在失聯者家屬們眼里,他是出了名的“強硬派”。
從事發起,文萬成就開始秘密拍攝。在麗都飯店、在空港中心、在馬來西亞、在濟南,馬航發言人的表態、政府官員的表態,他全部記錄下來。整整兩年,一天不少。
裝資料的硬盤有5個, 每個都是1T的容量。用絨布包好,藏在背包夾層。
這些視頻是他的寶貝,他和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說,這些是“上法庭的證據”,走到哪兒都隨身帶著。

文萬成拍攝的視頻,加起來約5T。羅婷 攝
去年3月,文萬成作為團長,帶著近20位家屬飛到馬來西亞。在馬來西亞交通部,他們要求部長廖中萊出面,對家屬此前的致信進行回復。
糖尿病,又是急脾氣,文萬成因為情緒激動暈倒,家屬要送他去醫院,被他回絕——他怕錯過見部長的機會。
最終,部長并沒有出現。
文萬成做過掏糞工、乞丐,當過幾年兵,脾氣硬,自我期許很高,是典型的山東漢子。
他受盡艱辛供獨子文永勝研究生畢業。飛機失聯前,文永勝已經成家,育有一對兒女。他在山東一家大企業擔任總經理助理。全家從郊區搬入中產社區。文永勝還為父母買了一棟別墅。
3月8日,文永勝被指派到馬來西亞出差,上了那架飛機。
中性詞“失聯”
在351人的家屬聯系群里,文萬成是最活躍的人。
他積極發言,總是發一些各個不知名網站上轉來的文章,證明飛機并沒有失事。
“失聯”是介于“失事”和“失蹤”的中間狀態。對一部分家屬意味著“失去”,而對另一部分人,卻意味著累加的“希望”。
比如文萬成,他篤定地認為“飛機在,人在”。
2014年清明節,一位記者采訪他,最后忍不住問,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
他感到莫名其妙:“清明節和我有什么關系?我兒子沒死啊。”
今年過年前后,39位乘客家屬與馬航簽署協議,接受252萬的賠償,放棄后續一切權利。這讓文萬成很生氣,他的想法很簡單——領了這個錢,就意味著承認飛機失事了。
他見人就強調,訴訟有技巧,別把自己“訴死了”——什么叫“訴死了”?不是拿死亡賠償了事,人還沒死呢!我們訴的是賠償飛機失聯對家屬造成的傷害。
有親戚勸他,這么久了,孩子還能活著嗎?
他明白親戚是一片好心,不說話。等人走了,他還是忍不住說,“確實沒有證據證明我孩子死了啊。”

2014年12月19日,北京,文萬成啃著從家中帶來的干糧,隨身帶著水壺。常奔走在濟南和北京兩地,文萬成不得不考慮節約生活成本。權義 攝
飛機失聯后,文萬成聽說有的家屬打電話給親人,能聽到“嘟”聲。他便每天撥打兒子手機,電話那頭卻一直是一個機械的女聲:您撥打的電話已關機。
為了不讓手機停機,夫妻倆一口氣交了三千塊錢話費。
直到2014年年底,政府為他們辦了保號停機。這個號碼,他們便再也沒有撥過。
這代表了很多家屬的狀態——他們相信人還活著,但不知身在何處。
比如劉伶。她的丈夫乘坐了那架飛機,每天下班回家,劉伶都會給丈夫打個電話,撥過去,無一例外是關機。
她安慰自己:“只是沒開機。”
她的手機屏保仍然是夫妻倆穿著情侶裝的合影。她最常聽的歌,是丈夫最喜歡的《不裝飾你的夢》。
哭泣的“石頭”
飛機失聯后,文萬成幾乎不外露情感。公開場合,他總是話不多,沒有表情。
他和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強調,事發到現在,自己一直很冷靜。
律師張起淮評價他,石頭一樣倔強的性格。
但這不是文萬成真實的情緒,他的另一面,只有律師知道。
見到張起淮,文萬成常常說著說著就落下淚來,他知道兒子可能回不來了。“哭得嗚嗚的,老了之后,那種孤獨、失望的情感,特別濃烈。”
他的痛苦和其他家屬沒有區別,張起淮說,文萬成承諾要幫孫子孫女找到爸爸。“我還沒有找到呢,怎么能回去?”
他并不像表面看起來那么強悍,甚至比一般人的狀況還要糟糕——張起淮看到了兩張殘疾證,文萬成是殘疾人,他妻子也是。但他從未對任何人提過。
他帶著的大堆資料中,有一張在北京安定醫院的病歷:有時聽到自己孩子話說的聲音,感覺孩子在敲門,看到人影就感覺像自己的孩子,食欲減退,心煩,不愿接觸人。
見律師時,文萬成提到兒媳,“這么年輕,不能耽誤她,但要是改嫁了,孩子這么小,又該怎么辦?”
前兩天,兒媳參加了一個“最有愛心、最孝順子女”的網上投票活動,文萬成悄悄地找人拉票。“我不是為了讓她拿那個獎,我得用這種形式安慰她,她不容易”。
“我得保全一個家。”文萬成說。

在馬航失聯乘客家庭中,債務糾紛、銀行欠款成了一個最為棘手的問題。文永勝失聯半年后,銀行郵寄了催款單,他購置的房子還欠銀行貸款將近100萬元。權義 攝
現實的壓力也接踵而至。
飛機失聯半年后,文萬成收到了銀行郵寄的房貸催款單。2009年,兒子文永勝首付100萬、貸款150萬買下了一套別墅。
他和老伴的退休工資加在一起大約3000元,根本無力繳納每月9000元的房貸。
而他每周來京參加溝通會的餐宿花費已經累計近7萬元,其中不少是外債。
有人建議文萬成把別墅買了,他不同意。他清晰記得,談起裝修房子時,兒子臉上發光的表情。
兒子想要打造一個智能化的家,電器、家具都可以遠程控制,手機一按,就能自動燒水、煮飯、供暖。他和妻子、孩子住在二樓,父母腿腳不好,住在一樓。周末,一家六口就開車去濟南郊外散心。
“我們要等到兒子回來,一切按他的想法裝修。”文萬成和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說。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