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航空金融發展東疆國際論壇召開
9月26日,由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管理委員會與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用航空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航空金融發展(東疆)國際論壇”在天津舉行。記者從會議上獲悉,作為國家唯一飛機租賃創新試點區的天津東疆保稅港區正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力圖實現飛機租賃業的更快發展。截至目前,東疆保稅港區累計注冊各類租賃公司501家。其中,5家為國內外總部型飛機租賃公司,242家為單機公司。
天津市副市長崔津渡在論壇上透露,下一步,將積極推進東疆保稅港區的改革和創新,“我們最近向國務院報了關于天津東疆保稅港區進一步推進融資租賃業發展的方案。目前海關總署正在協調這個方案。我們希望在會計核算、加速折舊、稅收政策、單一項目公司、外匯、外債、跨境人民幣的使用等方面有新的改觀。同時,也將進一步完善企業法人結構。通過一系列政策的作用,從而完成推動航空金融業從初期發展階段走向比較成熟的發展階段。”
截至目前,東疆保稅港區內完成了包括135架大飛機、75架公務機、6架國產訓練機、6架直升機在內的222架飛機以及9臺飛機發動機的租賃業務,飛機租賃資產總額達到106億美元。此前,東疆保稅港區針對飛機租賃業務實現了多項創新。在租賃項目子公司管控、飛機引進指標、外債指標規模、優惠稅率安排、出口退稅政策等各方面率先實現了創新突破,先后創造出了20多個新的融資和租賃結構,實現了我國首單保稅飛機租賃交易、首單SPV公務機租賃交易、首單出口飛機租賃交易等多項創新結構。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副理事長李江民在論壇上這樣評價道,東疆保稅港區勇于開拓,銳意創新,在豐富航空租賃業務模式、拓寬航空投融資渠道、聚焦現代航空金融產業要素、繁榮航空金融產業鏈經濟等方面成績顯著,成為中國航空租賃業發展最具規模、配套最為完善的區域。
在論壇上,很多嘉賓表示借助國家積極的扶持政策以及東疆保稅港區的平臺,中國的航空租賃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但與此同時,制約行業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也逐漸浮現。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副總裁陶梅表示,隨著中國的租賃公司在飛機租賃領域的崛起,全球飛機租賃產業正逐步從愛爾蘭等傳統的中心向亞洲和中國轉移。下一步,行業要得到發展,還需要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包括法律、稅收、監管、會計等方面。在監管方面,她建議,直接給予租賃公司飛機引進的指標,使租賃公司批量采購的飛機能夠順利出租給境內的航空公司;明確單一項目公司的合理定位及管理,簡化相關審批流程;給予租賃公司適當的外匯優惠政策;租賃公司與其單一項目公司之間實行外匯資金集中管理。
國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翀也表示,航空金融專業化經營是行業特質和應對行業最新發展的必然要求。借鑒國際領先飛機租賃公司的做法,應允許國內金融租賃公司條件成熟時設立航空租賃專業子公司,加強專業團隊建設,進一步提升航空租賃業務拓展、融資、資產和風險管理能力。
為了多渠道解決租賃公司資金來源及融資管理,陶梅建議天津率先開展金融租賃資產證券化的試點。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忠東稱,由于開展資產證券化對飛機租賃業務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港區積極支持企業采取該種融資模式,管委會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幫助企業進行境內外資產證券化。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