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機場航空貨運走出低谷
據合肥機場3月底的最新統計,2014年前兩個月,合肥機場貨郵吞吐量止跌回升,同比增長5.3%。2013年,由于大環境的影響,全球貿易增長緩慢,航空貨運運輸需求整體增長速度明顯低于預期。在此背景下,合肥機場自2013年轉場后,6月~12月,貨郵吞吐量不斷滑坡,最低的月份同比下浮20%。
合肥機場貨運生產歷經前幾年的高速發展,貨運吞吐量增長幅度遠遠超過全行業平均水平。然而進入2013年,航空貨運市場經歷了冰火兩重天。機場轉場前,客貨公司貨郵吞吐量保持高速增長態勢,1月~5月同比增長7%,高于民航全行業3.5%的增長幅度;轉場后,6月~12月貨運吞吐量增長同比下降12%。
合肥機場貨運部有關人士分析,由于地面運輸距離的延長造成貨代汽運短駁成本的增加。新橋機場貨站距離市中心31.8公里,與駱崗機場距離市區打的“起步價”距離相比,貨代運輸成本大幅增加。機場轉場后,貨運的整個操作流程發生變化,貨主交貨時間比在老機場要提前不少,造成外地貨代公司車輛在無法裝滿的情況下就要趕往機場交貨。此外,合肥地區航空貨源匱乏,缺乏大型航空物流公司。以上這些不利因素的疊加導致合肥機場轉場后貨運吞吐量呈現下降態勢。截至2013年底,合肥機場貨郵吞吐量出現4.3%的負增長。
如何才能走出低谷,盡快扭轉下滑局面,合肥機場客貨公司絞盡腦汁。首先,安徽民航機場集團公司召開經營分析會,主動對癥下藥,應對轉場帶來的不良反應。其次,主動出去尋找市場。爭取從浙江、上海等一線城市“巨型”貨代手中將他們“吃不完”的貨物運到合肥,并在服務上吸引貨代,確保貨物隨到隨檢,及時裝機。再其次,創新營銷手段。從面對面、點對點的客戶直銷到建立QQ等網絡營銷平臺,從媒體廣告到名片式直銷宣傳,不斷加大市場營銷力度。最后,機場還與國內規模較大的物流公司和快遞公司聯合簽訂了航空貨運三方銷售協議,增強合肥機場的貨運營銷競爭力。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