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圖科技再發力 “智慧機場”初具規模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乘坐飛機商務出行、旅游的人數屢創新高,使得機場的客流不斷增加。民航“十三五”規劃提出,以地區性國際門戶機場為基礎,建設區域性大型樞紐機場,逐步完善各省市地區的機場,到2020年建成一批大型機場為核心的綜合交通樞紐;同時大力推動臨空經濟發展,提高與地方經濟的融合度。這對智慧機場建設及機場行業的非航業務發展既是空前的機遇也是巨大的挑戰。
當前,國內機場對“智慧機場”的建設已初見端倪,不同程度地引入了許多新科技的應用,對便于旅客出行,增強安防措施,提升服務水平,創新管理效益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未來機場建設將會非常注重通過物聯網、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的應用,在“互聯網+”概念的帶動下,在互聯互通的基礎上打造綜合旅客服務平臺的門戶,由傳統的被動式服務向主動式服務轉變,由分散資源服務向線上線下資源服務一體化轉變,由內而外自發完成智慧機場的轉型。
“智慧機場”的先行者:智慧圖攜手首都機場
作為全球領先的基于室內定位的場景互動營銷服務提供商,智慧圖科技是國內打造“智慧機場”的先行者。通過WiFi+iBeacon技術,智慧圖科技結合空間大數據的儲存與分析,充分發揮互聯網模式先進性,把移動支付、互動感知、隨時隨地查詢航班動態、周邊信息、機場出行提示、反向尋車等服務在首都機場成功落地,“智慧機場”的脈絡日益清晰。
早在2013年,智慧圖就與首都機場在“互聯網創新服務”達成全方位、深層次合作,共同探索和推進智慧機場建設,以給旅客提供簡便、智能化的航旅服務,創造線上、線下密切銜接的優質服務鏈。同時首都機場基于室內位置服務的應用探索獲得民航業界一致好評,并被央視等主流媒體報道。
同時智慧圖已簽約20余家國內大中型機場,達成在智慧機場領域的戰略合作,為未來智慧機場的網絡化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2015年再發力,“智慧機場”初具規模
2015年,智慧機場的發展步入熱潮,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及大數據的興起,國內外機場對智慧機場的建設異常重視,各家不同程度地引入了許多新科技的應用。
年初,首都機場便在航站樓內聯合智慧圖科技率先開通了移動支付功能,這是業界首個“智慧機場”的真正落地。8月11日,智慧圖科技在首都機場正式推出全新互動感知平臺。旅客只需要在手機微信端“搖一搖”功能內即可實現在三座航站樓內隨時隨地查詢航班動態、周邊服務信息、機場出行提示等功能。9月10日至11日,智慧圖應邀參加“北京全球友好機場總裁論壇”,與眾多國內外機場代表一起交流分享了自己成功經驗,具體闡釋了如何打造互聯網時代下的智慧機場。
11月25日,首都機場正式推出與智慧圖科技聯袂打造的“一步之搖”服務。“一步之搖”將為在機場的旅客提供線上服務,旅客在首都機場三座航站樓內,打開手機藍牙,進入微信搖一搖,即可搖出“一步之搖”服務主頁面。目前,“一步之搖”包括身邊大使、一鍵預約、探索周邊、精彩活動、空港易行五類服務。旅客在航站樓內通過登陸“一步之搖”服務主頁面,可以使用機場地圖查看附近的景觀和服務柜臺,在線預訂、失物招領、特殊旅客、冬衣寄存等服務。旅客還可以參與在線抽獎,并有機會獲得VIP候機登機體驗套餐等獎品。
未來,首都機場將依托智慧圖量身定做的位置服務平臺,將智慧機場的旅客服務平臺做深做精,同時拓展至機場日常運營安全管控上來,為未來機場的航班管控、航線開拓、商業運營等行業業務提供更多更精彩的標桿應用。
精準的室內導航、領先的大數據平臺,是打造“智慧機場”的關鍵
作為“智慧機場”的重要落地支撐方,結合國家互聯網創新的號召,智慧圖結合多年行業經驗推出了全新解決方案,對于機場而言,不僅是查詢航班、定位導航那么簡單,其全面接入智慧圖時空大數據平臺,深度挖掘各項沉淀歷史數據,為旅客帶來更加高效便捷、輕松舒適的乘機體驗,使得機場能夠基于旅客的時空變化精準掌握或者預測旅客的需求,并及時給予滿足,真正為旅客做到卓越服務,達到賓至如歸的感覺。此外還將在機場安全、運營和商業等領域進行深度合作,提升機場自身運營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聯合航空公司、OTA等企業,打造基于互聯網的“機場生態圈”。同時通過物理網絡的聯通、數據邏輯的聯通、運營服務水平的標準化聯通等全方位的聯通,為未來的智慧機場生態圈集群的打造奠定基礎。
“智慧機場”的構建是通過iBeacon為主的感知設備、物聯網及云計算技術來實現信息的采集、模型的搭建以及信息處理,最后到達服務產出的過程,實現路徑包含三個環節:
1.全方位透徹的感知。通過線上線下各種方式全方位實時感知、測量、捕獲和傳遞人流、物流、行李流、設備設施的狀態信息,形成機場運營的大數據;
2.基于機場行業的運營管理模型。綜合分析歷史數據及機場運營管理標準,形成系統可知的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礎上設計數據模型,供數據分析預測并實時支撐旅客服務和提升機場自身運營效率;
3.深入的智能化。基于數據模型,深入分析收集到的數據,以獲取更加新穎系統且全面的洞察來解決特定問題。
通過物聯網技術線下連接旅客,室內定位精準感知旅客,大數據平臺對旅客的行為模式建模分析,實時精準的掌握旅客不同時空下對機場的不同訴求,轉化為對機場服務的線上場景需求,從而使得機場能夠精準快捷的為旅客服務,提升旅客服務水平,構建智慧機場服務能力集。在為旅客服務的同時也能夠及時快速的對機場內部運營,上下游協作單位帶來聯動效應,使得機場能夠以旅客服務提升為主線,打造出智慧服務、智慧安全、智慧商業、智慧運營為四大特點的現代化智慧機場。
不同的服務請求主題的需求,通過智慧圖的互聯網+解決方案,貼上時空位置的標簽,數字化為相應的云端大數據系統中數據,稱之為數據感知層。獲取數據之后,利用智慧圖互聯網+的云端大數據海量處理能力,立足行業經驗建模分析,轉化為可被機場信息系統所能識別的數字化場景需求,如餐飲、租車、VIP服務等等,這些數字化需求被機場接收后,可以直接回復給相應的服務請求主體。整個服務流程,稱之為互聯網+時代的機場對內對外服務的O2O。
對未來機場建設的重大意義
“智慧機場”落地后,機場的旅客不但可以通過平臺完成值機、航班查詢等操作,還可以實時接收航班動態等機場內各類信息。結合微信搖一搖和機場導航,還將實現場內全景互動營銷,而貴賓服務、機場Wi-Fi、租車服務等眾多公共服務也在接入中。機場內的各類零售門店、餐飲休閑娛樂等服務也都將支持手機支付,候機的旅客由此可享受到更便捷的購物、餐飲消費體驗。
今后,“智慧機場”通過智能平臺將航空公司、旅客、航空器、航班運營、地勤服務、安全防護、聯檢單位等有機融合,把所有單元進行聯通和互動,使各個運營單位在同一平臺上協同作業,打破傳統各自為政,各系統獨立存在的模式,真正實現“智慧”融合。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