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客艙座椅:小格局中有大乾坤
對于旅客而言,他們有時不關注所乘坐的飛機是什么機型,而是更加在意客艙座椅是否舒適。客艙座椅如今已經不僅是簡單提供旅客棲息的地方,航空公司產品差異化必不可少的一個元素是旅客的舒適度。從經濟艙中一個基本簡單的座椅,到現在許多全球一流航空公司所倡導的頭等艙是完全集成的生活空間,客艙座椅已經成為航空公司關注的焦點。
德國漢莎航空最近對于遠程機隊的客艙進行了改裝。漢莎航空表示,該公司的首要任務是在所有艙位設置全球先進的座椅,能夠體現漢莎航空的DNA和品牌價值,特別是對機艙內生活空間進行深度優化,將空間還給每位旅客。此外,在每個艙位中設置座椅這一頭等大事體現漢莎航空的先進設計和材料、不言自明的座椅功能、智能人機工程學和創新布局。
由此可見,千萬不要小看了座椅設計和座椅布局,這里面可謂小格局中有大乾坤。這對于全球座椅設計和制造廠家而言也是多重挑戰,尤其是要面對各家航空公司經常有大量相互沖突的要求。只有座椅設計和制造廠家不斷地探索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解決方案,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舒適度與成本兼顧
設計顧問公司PriestmanGoode專門負責漢莎航空客艙設計。按照該公司的設計理念,好的設計可以增加旅客的舒適度。此外,座椅應該是容易制造和維護的。畢竟航空公司不愿意因為座椅維護問題而在地面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快速、有效維護或修理座椅是設計公司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
如何才能踐行上述理念?合作無比重要。PriestmanGoode現在非常密切地與航空公司客戶內部的工程師、維修人員以及機組人員合作,從各自的角度多觀察、多協商,以確保每個職能部門的需求都得到滿足。例如,該公司為瑞士國際航空公司設計了新的座椅,在過道座椅邊安裝了可移動式面板。這意味著相當數量的行李箱和服務手推車在經過過道時如果造成座椅損壞,只需要替換面板而不是維修整個座椅,這有效提高了成本效率。
全球另一家主要座椅供應商——Zodiac公司——會認真設計其產品的外觀。在此過程中,合作也是制勝的關鍵因素。在研發過程中,公司會聆聽售后團隊的各種反饋,利用航空公司客戶的體驗進一步優化座椅設計,包括外飾、功能、可靠性和人機工程學等各個方面。為了確保可靠性,公司通過種類繁多的周期測試,模擬旅客最大限度破壞座椅,使用機器人24小時不間斷地工作以測試每個新座椅。
Acro飛機座椅公司認為,平衡經濟艙座椅的舒適度、可維護性和重量是一項持續的挑戰。如何找到旅客和航空公司的平衡點并非輕而易舉之事。Acro想要推出的座椅應在舒適度、耐用性、重量和可維護性方面處于平衡狀態。其中,從旅客的角度來看,舒適度始終是最重要的因素。比如現在的經濟艙座椅已經變得更加“苗條”,近幾年已減輕了不少重量。原因之一是航空公司為了減輕飛機重量,從而減少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此外,為了應對競爭,許多航空公司也尋求最優可用的客艙空間以保持盈利。因此,他們可能增加并排座位數量,減小座椅寬度和間距,安裝更輕、靠背更薄的座椅。當然,所有這一切都不能以犧牲旅客的舒適度為代價。
想要實現減輕重量的目標往往是通過設計和材料的選擇,但是需要在減輕重量和成本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點。比如不能不惜任何代價引入超輕質的材料,否則航空公司和市場不會接受超出某一水平的成本。STELIA公司機艙內部設計部門通常在客戶建議書中會確定座椅的基本重量,并根據客戶的功能選擇確定重量范圍。以前整個行業廣泛使用包括鋁和不銹鋼在內的各種傳統材料,如今越來越多的設計公司開始使用結構、重量以及舒適度得以進一步升級的復合材料或新型材料。
提供一體化綜合生活空間
實際上對于旅客來說,座椅結構無關緊要。旅客的體驗才是關鍵,而這來自于觸覺和視覺。因此,設計公司非常關注旅客體驗,摸上去的感覺才是非常重要的,因而面料可謂是客艙設計的根本。從航空公司的角度來看,座椅在某種程度上提供了整個旅程中向旅客宣傳公司品牌的機會。
許多設計公司內部團隊對于不同的行業,包括汽車和賓館,具有相關的材料知識,并密切與供應商合作開發新型材料。對于座椅,特別是高端艙位的座椅,航空公司需要通過定制的產品來實現戰略和品牌上的差異化。比如設計公司無法以同一方式為一家日本的航空公司以及中東地區的航空公司提供座椅。每一家航空公司都有不同的需求和期望,這里面存在著明顯的獨特區域趨勢。比如拉丁美洲的客戶往往尋找更明亮的色調;而中東地區的客戶期待柔和的棕色,更希望通過面料的選擇來彰顯豪華的品位,這往往反映了航空公司的文化和品牌。亞洲地區的航空公司更注重高端旅客的隱私保護,STELIA公司則充分考慮了保護個人隱私的需求,以及針對“蜜月”進行設計,通過附加屏幕或定制的控制臺提供親密和溫馨的體驗。
完全定制的產品傾向于用于頭等艙和公務艙,這些也經常作為重要的營銷工具。對于Recaro公司而言,定制是產品的關鍵驅動力。特別是在高端市場上,航空公司想使自己區別于競爭對手,因此非常熱衷于定制其客艙座椅。這里面非常流行的理念是——公務艙和頭等艙的旅客不再是坐在座位上,而是占據了一體化綜合生活空間。
創造一個一體化綜合生活空間,超越了簡單的座椅設計,需要創造一個完整的環境,要能夠考慮到客艙中事物的整體性,以及這個整體中的每個元素是如何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比如PriestmanGoode為法國航空公司設計的LaPremiere座椅,座椅只是一個完整的環境設計中的組成部分,而且環境的每個部分被認為是相互影響的。
變不可能為可能
STELIA公司認為,再沒有任何傳統的公務艙或頭等艙座椅了,旅客體驗是由座椅和周邊環境提供的。10年前高端艙位要求的直接通道進出、平躺式床等已經成為最低標準,如今的要求是頭等艙和公務艙將擁有所有可能的設施和服務,實現技術一體化,滿足旅客飛行階段的各種休閑、娛樂和個人互動需求。
如今旅客期望他們的座椅旁有網絡連接,他們的移動設備可以充電和下載、訪問Wi-Fi、打電話回家或到辦公室。這種對電源和網絡連接的需求不可避免地增強了座椅設計的復雜性。Recaro公司在航企客戶遠程航線上能提供經濟艙座椅產品,并能夠提供模塊化的座椅和標準化的接口,這意味著其產品可以不斷優化以滿足客戶的要求。座椅靠背上創新的多功能模塊集成了USB插座和電源。
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第66章寫道:“要學習飛翔,必須先學會站立、奔跑、跳躍和舞蹈,因為人無法從飛翔中學會飛翔。”客艙座椅設計也是如此。如今許多設計公司用自己的科技和創造力,打造出可供航空公司實現品牌差異化和傳遞情感的工具——座椅。這類工具能讓旅客感受到如同孩童獲得玩具后的快樂,就是巨大的成功。這種體驗,既是航空公司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一種見證,提醒著我們座椅所帶來的體驗能夠讓旅客擁有美好的生活。
延伸:選擇多一點再多一點
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旅客只能乘坐經濟艙。在這里,他們坐在不舒服的座椅上,就像沙丁魚一樣,膝蓋頂在前面的椅背上,與他們的鄰座相互撞肘,吵架之聲不時耳聞。
如今,航空公司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滿足旅客體驗的需求,彌補經濟艙產品的缺陷,為旅客提供優質產品。例如,英國航空公司希望經濟艙旅客有舒適愉快的經歷,因此通過整體一體化的方法進行客艙設計。他們將所有設計元素都衡量到位,確保座位舒適、娛樂節目豐富多彩,以及內部團隊廚師推出的餐食可口、機組訓練有素,從而給旅客提供極佳的服務。
這種整體考量的辦法在整個行業都是如此,這對于航空公司非常重要,如儲物行李架要夠大,窗子要大到足以使旅客感受到外面的世界,廁所清潔,廚房滿足各種旅客的飲食需求,照明系統適用于睡眠等。飛機客艙內部是一個多功能的系統,需要相互很好地結合,從而在整體上服務旅客。同樣,對于客艙中的座椅設計更是重中之重。對座椅的設計是相當復雜的,比如舒適度指標可以分成腿間距、肩膀高度的寬度、扶手寬度、靠背斜靠程度、座椅密度等。此外,航空公司還要關注重量、產品成本、維護成本、可靠性和座椅密度等。
PriestmanGoode為德國漢莎航空、瑞士航空和美聯航等公司設計了客艙。針對經濟艙座位,該公司會考慮在短程航線與遠程航線設計的差異。例如,許多短程航線旅客不會傾斜座椅,因此許多飛機上的座位是固定的,這避免了許多旅客爆發沖突。此外,旅客們攜帶了許多平板電腦登機。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開始提供平板電腦安放裝置,而不是以前很多綜合的安裝在座椅背后的機上娛樂系統。例如,瑞士國際航空公司在遠程航線新經濟艙內設置了自助服務亭,乘客可以在飛行期間在那里享用飲料。
針對高端產品,旅客舒適度就被提升到最為重要的高度。例如阿聯酋航空公司在經濟艙產品上推陳出新,獨樹一幟。該公司空客A380機型使用了有33英寸間距的座椅,以及安裝了先進的“心情”照明系統。這套系統根據整個飛行階段進行調整,反映了到目的地的時間,幫助旅客消除時差的影響。
高端艙位的設計要求感覺突出、材料奢華、顏色搭配協調。這些都是航空公司可以區分彼此并實現差異化的途徑之一。有時,航空公司的客艙設計就代表了一個國家的視覺識別方式。在今天的全球化世界,旅客對于地理位置的存在感認為很有價值,所以客艙設計會反映一個民族的文化遺產和文化特色。比如PriestmanGoode為南美洲的塔姆航空公司設計的座椅上鋪有織物,因為這家航空公司想要柔和的感覺,就像在家庭中一樣。而美聯航的新座椅是皮革產品,這要體現一種高檔的感覺。
對航空公司來說,客艙產品的配置、舒適度和效率都要協同發揮作用,以讓客艙內的每一寸空間都作出貢獻實現收入最大化。有關客艙產品的想法沒有對與錯之分,深知旅客的購買行為和旅行體驗,那么每一家航空公司都可以成為卓逸不群的品牌,成為追求卓越的勝利者。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用真情服務推動重慶機場品質化發展
- 下一篇:真情服務在行動:用專業詮釋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