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山機場冬季航班保障側記
國際空港信息網2014年1月10日消息:冷,一直是這座城市的特色;雪,始終是這座城市的財富。每年隨著氣溫的下降和降雪的增加,阿爾山機場接待外地游客的數量都會直線上升。
但是在阿爾山機場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對冰雪“愛,并不畏懼”,他們對嚴寒“怕,并戰勝著”。他們是寒冬臘月也必須堅守在戶外的勞動者,他們的堅守保證了機場的正常運行,他們的堅守成為嚴冬里一道靚麗風景。
機務:寒冷下要繃緊你的每一個神經
2014年1月9日天氣晴氣溫零下40.5攝氏度
連續的低溫天氣,最低氣溫達零下40.5攝氏度,在歷史上少見的寒冷天氣侵襲下,阿爾山地區被“速凍”。當地群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滴水成冰、呵氣成霜,各行各業也經受著異常天氣的嚴峻考驗。
9日上午11點,阿爾山機場機務楊杰開始保障呼和飛往阿爾山的航班。
11點,這是阿爾山地區一天中最溫暖的一個時間,但就是這樣一個最溫暖的時刻,由于停機坪沒有任何遮攔物,機坪的溫度通常比市區要低5攝氏度左右,此時停機坪溫度達到零下38攝氏度。站在停機坪上,冷風夾著雪花打在臉上像刀子割一樣疼痛。但是楊杰絲毫也沒有注意到這些,他還是一如既往的搓著幾近凍僵的雙手,等待著指揮航班安全進港。
由于,航班時刻原因,這趟航班要在阿爾山機場停場近3個小時,這對楊杰的機隊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由于天氣寒冷,楊杰要每十分鐘隊飛機進行一次例行檢查,因為在低溫條件下,航空器的維護至關重要,他跺了跺凍透的腳說,在低溫下,航空器極易發生一些故障,特別是在阿爾山地區,海拔高,氣溫極低,如果要是下雪的話,不等我們除完冰,航空器上會又出現一層薄冰,這對航空器行駛來說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我們要每十分鐘就要對飛機的各項機能盡心仔細檢查,我們是航班保障的第一道關卡,也是最后一道關卡,天氣再冷也不能松懈,越是寒冷,越要繃緊我們的每一個神經。
場務:與狂風暴雪戰斗著
2014年1月4日天氣小雪氣溫零下35攝氏度
早上6時,當人們還在夜色未褪盡的時候,阿爾山機場場務隊隊長于海波與往常一樣提前兩個小時來到了機場,開始了一天工作,外面下著小雪伴著大風,機坪溫度達零下35度,在嚴寒下,他開始“哆哆嗦嗦”仔細檢查完被他稱作“大寶貝兒”的冷吹設備,2012年,阿爾山機場場務隊除雪作業近120多次,2013年第一季度,除雪也已達到40多次,幾乎是每天一次,有的時候甚至是每天2到3次。這樣的寒冷天氣,這樣的惡劣環境,他們的除雪設備失修率竟然不到10%,靠的就是這每天一檢的提前“功課”。
在檢查完場務的除雪設備后,他像往常一樣開著剛熱起的車,一邊看一邊在腦海里制定著今天的除雪計劃。他說,自阿爾山地區第一場雪開始,我就比場務隊其他隊員早到半個小時,不是不放心其他的隊員,只是一想著第二天要下雪,我就睡不著,真實睡不著,著估計就是所謂的職業病吧?
話一說完,于海波就率領他的場務隊投入到了茫茫的風雪之中,不一會,就看不見了車的蹤影。
這樣的鏡頭寫照只是阿爾山機場冬季航班保障的縮影,沒有華麗的背景,沒有歡呼的掌聲,有的只是數年如一日的辛勤勞動,有的只是在透骨寒冷中無怨的付出。阿爾山的冬季一如往常的寒冷著,但是有了他們在阿爾山機場的辛勤付出,顯得今年阿爾山的冬天特別溫暖。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