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不正常航班保障率 國航湖北有“法寶”
國際空港信息網2013年7月16日消息:國航湖北分公司遇有航班大面積延誤,根據預案“自動”啟動“藍黃橙紅”“四級預警”,區域各運行保障單位迅速“到位”,同時實施“航班快速過站保障”“地面接駁運力保障”“人員增援一線保障”等方案。更為關鍵的是,專門設置與管理局、駐場單位等的聯動等級,確保關鍵時候聯席會議“到位”,這些成為解決航班延誤有效處置的“法寶”。
信息普發集結保障
航班大面積延誤時,各單位的值班手機上“嘀嘀”作響,陸續收到來自信息平臺發布的雷雨警報:“本場及周邊50公里范圍內,將受到雷暴伴中雨影響,雷雨期間機場地面可能出現短時強陣風,請各單位注意保障……”“雷雨預計17點30分至20點30分影響本場……”。遇有特殊情況,通過信息平臺的瞬時發布,能夠快速實現各駐場保障單位的迅速指揮、統一行動、最快速度集結,加快保障的速度并提高效率。正是有著全天候、及時、準確的信息,讓分公司在大面積航班延誤處置中更加胸有成竹。同時召開由各單位共同參加的聯席會議,來解決航班延誤的后續問題,對需要協調的問題當即拍板、快速落地……“飛行部,你們后續還有多少航班?航班有沒有時刻?哪些航班還在外地沒有抵達本場?”一系列有針對性的發問,督促生產指揮中心快速作出決策,有航班時刻的快速對外發布,明確告知旅客延誤時間,讓旅客心中有數;根據天氣情況和運力調配,該取消的航班及早取消,避免旅客盲目等待。以此為源頭,很多航班的調配、調度信息分別發送到各個運營保障單位,如飛機號是否變更、航班是否取消、是否次日補班等,并據此調配停機位等保障資源,從源頭上解決了航班延誤后續保障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地面接駁運力保障
備降航班落地前,生產指揮中心采取多方面收集信息有針對性發布的辦法,分別從OMIS獲得航班的詳細信息,從電報中提取航班的裝載信息,從離港系統獲得特殊旅客信息。收集到這些信息后,再有選擇地及時發布給各保障部門和值班領導。同時及時聯系機場中心安排停機位,向備降航班機組詢問機供品需求、飛機油量等情況。在現場運行方面,將早班開柜時間提前到當日首個出港航班起飛前2小時,同時加強自助值機、團隊柜臺的專人值守和辦理。對于高端旅客、有銜接后續銜接航班的旅客、老人、小孩等特殊旅客,要求綜合服務室制定相關預案,最大限度地保障有特殊需求旅客的正常出行。旅客運輸室做好后臺支撐的各項保障工作,保證系統運行正常。著重關注各類中轉信息的查詢和發布,保證信息的及時性并跟蹤落實情況。值得一提的是,綜合服務室還根據現場保障的實際情況,對方案進行實時調整。例如針對早高峰時段安檢口擁堵造成旅客不能按時登機的情況,積極與安檢協調,為備降航班旅客開通指定的安檢口通過安檢。
人員增援一線保障
一線干部員工主動加班保障特情下的現場運行工作,各保障部門將當日值班經理的人數由常規的1人上調到3人。值機、售票、行查、綜服也分別加強了現場生產組織力度,由20人調整為40人。同時制作不正常航班通告欄,堅持每隔15分鐘主動向旅客通報信息,形成服務聯動機制。后續保障工作在接到通知的5分鐘之內全面鋪開。地面服務部當日值班領導立即調動人員,組成14人的臨時服務保障小分隊,兵分五路。每架飛機落地后,都有小分隊的成員上飛機與乘務組交接,向旅客耐心地做好解釋工作,并將后續安排一一告之旅客,車輛在停機坪隨時待命,所有的旅客會在小分隊成員的指揮下井然有序地走下飛機,分批次將延誤旅客有序引導出候機樓。此外,在每次大面積航班延誤后,都會召開專門的案例分析研討會,總結經驗,完善制度,各種有效措施使分公司不正常航班保障工作步入常態化的良性軌道。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東航西北地服部完成上半年各項保障任務
- 下一篇:淮安機場上半年客流量21.75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