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機場落戶的“膠州機遇”
如果說,大白菜、大秧歌記錄了膠州在農耕時代的輝煌,新機場則為這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膠東重鎮洞開了一扇通向全球的大門
繼膠州大白菜和膠州大秧歌之后,膠州又增添了一張嶄新的名片—五年后開始啟用的膠東國際機場。正如國家民航總局局長李家祥所說:“修3公里鐵路或3公里公路只能在一個街區、一個區域發揮作用,但如果修3公里跑道,就能把這個地區和世界連接起來”。
按照規劃,膠東國際機場定位于“區域性樞紐機場、面向日韓的門戶機場,環渤海灣地區重要的航空貨運樞紐,貨運集散地和快件處理中心”。近期(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3800萬人次;遠期(2045年)將達到6000萬人次。新機場的落戶帶給膠州的影響重大而深遠。膠州市委常委、副市長畢維準用“脫胎換骨”來形容這種影響。
來考察的投資商“踏破門檻”
“新機場落子膠東,在增加農民收入、增加就業崗位、提升城市形象、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畢維準這樣認為。
以增加就業崗位為例。按照被廣泛引用的“拇指原則”,機場每年每服務一百萬旅客就需要提供大約1000個直接工作崗位,支持大約2950個全國性職位、2000個區域性職位、1425個子區域職位。膠東國際機場計算就業人口將達27萬人。按照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統計:機場每年服務一百萬旅客帶動1000個就業崗位,直接間接崗位之比1:4。按此比例,膠東國際機場計算就業人口達32萬人。不論以何種比例計算,膠東國際機場帶動的就業人群將以萬計。記者了解到,在綜合了各種數據后,這一數值被框定在35萬至50萬之間。就業崗位的增加并不僅僅局限于數字層面。畢維準認為:“機場啟動后,膠州人中不僅有藍領、白領,還將有大量‘金領’。大量高層次人才的引進,以及由此引發的文化嬗變將給這片熱土帶來脫胎換骨的變化。”
在產業拉動方面,國際機場協會(ACI)研究資料表明,每一百萬旅客可為周邊區域創造1.3億美元的經濟效應。未來,臨空經濟將為膠州乃至紅島產生極大的產業拉動力。這種拉動力目前已初步顯現出來。膠東鎮黨委書記張宗江告訴記者,新機場正式落子膠東,這個普通郊區鎮的未來正在被重新定義,其產業布局也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前來考察的投資商踏破門檻。目前,我們在談的項目中有12個與飛機相關,涉及高端制造、航空食品等多個領域。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感慨地說。
膠州市物流工作推進辦公室副主任劉曉霞對此也深有體會。她介紹,國慶節之后,今年上半年剛剛組建的 “菜鳥網絡”來到膠州考察。據悉,“菜鳥網絡”由馬云擔任董事長,已正式啟動“中國智能物流骨干網”項目。在劉曉霞看來,膠州能夠進入“菜鳥網絡”的視野范圍,完全得益于新機場的落戶。
航空的發展對物流的推動意義不同尋常。目前,膠州有物流企業292家,分布在市區及周邊幾條主要交通干道上,小而散,進入“物流圍城”瓶頸期。新機場落戶后,膠州正在積極完善國際物流港規劃,規劃設計通用航空區、航空物流區、物流中心站等相關區域,增創在江北及全國的綜合樞紐優勢。
激活膠州灣北部廣袤腹地
膠州歷史悠久,歷來為膠東重鎮。大白菜、大秧歌為膠州贏得盛名。如今,膠東國際機場的落戶給膠州增添了一張嶄新的名片。正如膠州市一位主要負責人所說:“新機場將把膠州很好地拉入大青島的發展版圖。”
當前,我市“全域統籌、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生態間隔、組團發展”的戰略布局正在向縱深推進,膠州正處于三城聯動正品字形中心位置。膠東國際機場的落戶將助推膠州向核心圈層跨越,從而開啟膠州由對接大青島到融入大青島的嶄新篇章。遠觀青島宏偉藍圖,正因為有了新機場的落戶,三城聯動得以同頻共振,軸帶展開得以輻射兩岸;近看膠州發展態勢,正因為有了新機場的落戶,膠州才能與青島同城發展,比周邊率先起飛,從而成為引領青島北岸城區跨越發展的重要內核。
有關人士認為,膠東國際機場與大沽河軸帶相鄰。新機場的落戶建設還將加速大沽河由青島市區邊緣河向城市內河轉變,進而成為環灣型現代化國際都市的發展中軸,激活膠州灣北部廣袤腹地。
歐美發達國家的實踐證明,現代經濟發展的一大趨勢是“機場牽著城市走,城市跟著機場建”。膠東國際機場的建設,將呈現“圈層+走廊”的帶動格局,臨空經濟區將作為新的增長極異軍突起,推動膠州城區與李哥莊鎮、國家級技術開發區融合發展,從而形成以機場為支撐,以航空城為統攬的“港城一體、產城融合”的大發展格局。膠州將實現擁灣(膠州灣)、沿河(大沽河)、依港(物流港)的邁進,并與紅島、黃島兩區連為一體、并行發展。
同時,隨著機場快速路、地鐵、輕軌為干道的綜合交通樞紐的建設運營,將徹底改善膠州交通環境、出行方式和城鄉面貌,進而實現與青島、黃島、紅島及煙臺、威海、濰坊等周邊地區互聯互通,從而助推膠州向國際航空城、北岸新城區的華麗轉身,實現品質提升與發展。
機場所在地區GDP增長率均高于城市GDP增長率,臨空經濟對區域經濟的拉動作用將十分明顯。機場與飛機組裝和零部件生產等高端制造業以及商務辦公、酒店餐飲、總部經濟等現代服務業有著天然的密切聯系。按照“十二五”期間我國通用航空需求總價值1500億元估算,將帶動整個產業鏈規模超萬億元。所以,通用航空被視為“又一個萬億元黃金產業”、下一輪產業升級新亮點。膠州將以新機場落戶為產業發展的新引擎,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
變化,正在悄然發生
9月底,新機場落戶膠東的消息讓膠州市李哥莊鎮魏家屯村的高緒龍長舒一口氣。作為一家倉儲物流企業的負責人,高緒龍早在去年就開始未雨綢繆,盤算著自己的企業如何在新機場落戶后取得更快的發展:“從去年開始,我到外地出差時都會特別留出一天,專門考察空港物流。現在,公司就要開始為五年后機場啟用之后的業務做準備了。”高緒龍所說的“準備”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之一是將現有的倉庫從凈高六七米改建為凈高十米。“這是我考察之后得出的結論,為機場做配套的物流倉庫比現在的倉庫標準肯定要高。”他解釋道。
一位膠州人告訴記者,不是你自己想不想變,而是市場這只手推動你發生改變。比如,以前辦企業的,可能會將車間改成倉庫,將辦公樓改成商務賓館,因為機場帶來貨流、人流、資金流,這些“流”推動著市場發生深層次的變化。“當地年輕人現在多在企業打工。機場建成后有了更多的擇業機會,比如可以做一名出租車司機或賓館的服務員。”他說。
在市場中,企業擁有最為敏銳的嗅覺。青島成龍國際倉儲物流有限公司的前身為膠東鎮一家紡織企業。去年年底,該公司轉型發展,定位于發展倉儲物流。“當時,我們正在考慮轉型,又聽說新機場落戶我們鎮,我們才最后下定決心轉行做物流。”該公司負責人介紹說。
在與膠州本地人交流的過程中,記者明顯感受到新機場落戶后帶給他們的興奮與激動。“新機場落戶了,我想把自己的小飯店再重新裝修一下。如果有可能,還想把旁邊的店盤下來,擴大一下規模。”李哥莊鎮一位飯店老板信心滿滿地說。
新機場,給了膠州新的發展機遇,帶給膠州人的則是新的夢想、新的希冀。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株洲打造通用航空領軍企業
- 下一篇:新舟700新一代支線客機2018年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