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企業家自制超輕型飛機 不惑之年沖上云霄
王和文造的超輕型飛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修過戰斗機、當過電視臺記者、擁有一家化工廠……進入不惑之年,東莞企業家王和文卻重燃“沖上云霄”的夢想,歷經8年的醞釀與半年的潛心制造,5月25日,王和文的第一架自制超輕型飛機在東莞松山湖成功試飛,時長達2個小時。
而他還有更大“野心”,要借助東莞產業優勢,建造一個通用航空制造產業基地,讓普通人都能乘著私人飛機“沖上云霄”。
幾乎每個男孩童年時都有翱翔天空的夢想,王和文也不例外。
高考時,王和文如愿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控制專業。1992年大學畢業后,他進入部隊維修戰斗機。隨后他輾轉過多個行業。無論從事什么行業,王和文始終保持著對飛機的濃厚興趣。“我坐飛機都只坐機翼旁邊的座位,研究飛機起落機翼的控制。”
夢想真正被激發,是在2008年。一名宇宙飛船設計方面的專家到東莞交流,對方得知王和文同為北航校友,且有濃厚的“飛機情結”,遂鼓勵他不應放棄夢想。
那一年,王和文剛好年滿40歲,進入人生的不惑之年。
夢想的實現,并不是一蹴而成。
2008年,王和文已離開了航空行業近15年,在此期間,他沒修過飛機、沒開過飛機,可愣是憑著對飛機的濃厚興趣,他組建了東莞首個私人飛機俱樂部。
在此期間,他又開始沒日沒夜地看飛機制造書籍。
經過5年的前期摸索,2013年,王和文認為時機已經成熟,開始組建團隊專門制造超輕型飛機。此后,又是長達11個月的前期準備工作,為了保證飛機的質量,制造飛機的材料全部進口,光是購買材料,又花了將近3個月,其后的制造耗時將近半年。
要制造一臺能飛上天的飛機,王和文的行為在朋友的眼里,無異于“異想天開”。
可誰也沒想到,去年12月17日,王和文第一架自制飛機進行試飛,讓夢想成為了現實。雖然那次試飛,只是短短的5分鐘。
這架自制的超輕型飛機,長3米,寬度8.3米,高2米,機身重113公斤,最高時速可達120公里,最高可飛3000米,整體造價為20多萬元。
而夢想實現了,王和文卻還有更大的“野心”——我想建立一個通用航空制造基地,自主設計研發私人飛機,并讓普通人都能“沖上云霄”。
憑借著民航總局頒發的型號設計批準書,他已向廣東省發改委、中國民用航空中南地區管理局提交申請飛機生產許可證,這是全省首個申請飛機生產的項目,如果申請成功,他將建造一個通用航空制造產業基地。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