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南明區創新驅動打造臨空經濟區
南明區的工業企業、辣椒制品行業巨頭“老干媽”公司被一個技術難題困擾了十年——由于辣椒和菜油比重不同,裝瓶無法自動化,只能人工灌裝。這一技術瓶頸,今年9月破解,現在每條灌裝生產線上人員由18人減至3人,極大地減少了人工成本。這是該區以臨空經濟區為主戰場,創新驅動提升產業層次的一個縮影。
作為貴陽市中心城區之一,南明區面臨經濟總量不大、實體經濟不強、產業層次不高的問題。去年,國發2號文件明確,要推進貴陽龍洞堡西部地區重要樞紐機場建設,發展臨空經濟。同時,貴州省、貴陽市也提出要大力發展臨空經濟區。這一次,緊鄰龍洞堡國際機場的南明區找到了產業轉型的突破口。
9月29日,南明區與北京訊鳥軟件有限公司正式簽約,“訊鳥”即將在南明區龍洞堡片區建設云計算研發中心、云計算運營中心、云呼叫服務中心項目,總投資6億元以上,建成后將成為“臨空經濟區”的標志性的高新技術企業。借助臨空經濟區建設契機,南明區加快了高附加值產業發展。航空智慧物流方面,加速發展高附加值產品倉儲運輸、國際貨物中轉、區域快遞分撥、貨運代理和臨空保稅。高新技術產業方面,積極引進臨空制造領域的龍頭企業,引導本地企業向臨空制造領域拓展,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機場專用設備等現代制造業。臨空商務服務方面,加快兼具地標功能的商務樓宇和總部經濟建設。臨空旅游產業方面,重點發展民族特色文化旅游產業。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