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拼搏實干航空港
自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這片熱土之上喜訊不斷——機場二期工程全面啟動,貨郵吞吐量增幅排名全國第一,菜鳥科技“中國智能骨干網”落戶,鄭歐國際班列常態化運行,3平方公里都市核心區建設啟動……
在實驗區建設起步之年,鄭州市緊緊圍繞實施“大樞紐、大產業、大都市和中心城市”戰略,勇擔自身發展和帶動全省發展“雙重”責任,傾全市之力建設航空港,奮力打造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
搶抓歷史機遇勇負歷史擔當
在產業轉移加速、全球經濟一體化形勢下,建設中原經濟區應選擇怎樣的戰略突破口來實現內陸河南與國際市場的連接?鐵路和公路連接的是大陸,而跑道可以讓河南融入世界,“河南的未來一定要靠機場”。研判大勢,著眼省情,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從多個方面積聚力量,凝聚共識,推動航空港實驗區上升至國家戰略。
省委書記郭庚茂對航空港建設十分關注,多次強調要緊緊圍繞“建設大樞紐、發展大物流、培育大產業、塑造大都市”的總體思路,利用已有優勢,創造有利條件,努力把航空港打造成中部地區區域中心城市和發展增長極。2013年3月,在北京舉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郭庚茂更是以熱情洋溢的話語大力推介航空港實驗區,盛情邀請與會精英加強交流合作,共享發展機遇。
省長謝伏瞻履新后對航空港建設高度重視,深入調研,明確提出,要把大力推動航空港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以實驗區為戰略突破口,搶占區域競爭制高點、創造競爭新優勢、實現發展新跨越。
圍繞實驗區五大定位,省委、省政府確立“市級為主、省級扶助”原則,將航空港建設重任寄予鄭州。面對歷史發展機遇,鄭州市上上下下勇負歷史擔當,傾力建設航空港。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吳天君多次指出,航空港實驗區建設是省委、省政府站位全局、著眼長遠、搶占發展制高點的戰略決策,是河南實施國家三大戰略性規劃的突破口,省委、省政府把決定河南前途命運的航空港實驗區建設重任寄托于鄭州,“我們一定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責任感,集全市之力加快推進”。
持續深化改革集聚發展能量
為打造精簡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省、市以深化改革思路大膽探索,成立省、市兩級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設立實驗區黨工委和管委會。省級負責宏觀指導協調和推進政策落實,市級負責實驗區建設具體工作,通過省市聯動,共同推動實驗區建設。
省委、省政府賦予實驗區省轄市一級經濟和社會管理權限,明確了26個領域266項具體事項,推動實驗區與省直部門建立直通車制度,減少“中梗阻”,提高行政效率。鄭州市制定出臺了支持實驗區發展專項政策,從社會管理、財稅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土地規劃管理、人事管理等15個方面給予航空港政策支持;鄭州海關十項政策支持航空港建設,企業足不出戶可實現“指尖上通關”;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實現“港、區、站”一體化聯動通檢;省國稅局對港區納稅人申請辦理稅務登記等涉稅事項“零收費”;開封等市也大力協作,聯手推動航空港建設……
持續深化改革積攢的動能,如潮汐般從四面八方涌來,眾多政策紅利在這里匯聚,共同形成實驗區建設的強大合力。
服務機場二期實現樞紐突破
鄭州機場二期項目是航空港實驗區的先導工程。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機場二期將在2015年底投入使用。鄭州市負責的征遷工作是項目建設的頭道工序,項目涉及6個村莊、1座市場共3255戶13044人,累計拆遷面積170萬平方米,征地和安置資金約72.14億元,是鄭州市近年來規模最大、耗資最多、時間最緊的征遷行動。
2013年5月24日,征遷攻堅戰全面打響。鄭州市委、市政府組織的600名機關和村組干部,放棄所有節假日投入一線,發揚大局為重、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用攻堅克難、勇于擔當的精神譜寫出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奉獻之歌。
平莊村委會主任任衛帶頭拆了自家的水塘和狗場,全區第一個交付使用建設用地;政法信訪穩定辦公室副主任李圣東,帶孩子、陪老人、送禮物,征遷組拆到哪兒,他的群眾工作就做到哪兒;鄭港辦事處勞保所長趙志勇借來朋友的房屋,免費給征遷戶過渡居住;鄭港辦事處趙偉、潘英瑛夫婦,新婚燕爾就投入到征遷工作中,要孩子的計劃一拖再拖。
“堅持依法、陽光、安全、和諧拆遷,確保群眾利益;群眾識大體,顧大局,支持港區建設,38天即實現主體工程征遷‘大頭落地’,為機場二期工程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鄭州市委副書記、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黨工委書記胡荃說。
航空經濟引領產業發展強勁
“鄭州市把構建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作為實驗區建設的主攻方向,突出招大引強,努力培育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產業發展呈現強勁態勢。”鄭州市市長馬懿說。
——圍繞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內輻射力、國內外資源整合力的“三力”項目,鄭州市積極參加中原之夜、中博會等重大推介活動,前往沿海發達地區招商,一批“重量級”項目相繼落地,成為激活航空港內生動力的強勁引擎。
——圍繞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強與國際規則和國際慣例接軌,建立“大通關”機制,實行招商引資一站式服務,有效降低了外來投資者的商務成本。
——圍繞新興業態搶占發展制高點,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和交通網絡、互聯網和信息消費、金融結算等,積極融入全球化。
著眼建設國際貨郵分撥中心,發展現代大物流。2013年實驗區積極引進基地航空公司,開辟國際貨運航線已達19條,居中西部地區第一位,已覆蓋除非洲、南美洲以外的全球主要經濟體。鄭歐國際班列開行并實現常態化運行,貨源覆蓋超過全國半數省、直轄市,中原國際陸港輻射效應凸顯。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平臺自封關試運行以來,已經申報出區的商品累計69.93萬美元,征稅34.12萬元。
2013年實驗區新簽約落戶重大項目48個、總投資1516億元。以智能手機為核心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勢頭強勁,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省的70%以上,進出口總額占全省的六成左右,全年智能手機產量接近1億部,約占全球智能手機總產量的八分之一,成為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機生產基地。
隨著友嘉精密機械產業園、菜鳥骨干網、天宇智能手機、綠地會展城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量級項目簽約實施,現代物流、通用飛機制造及維修、航材制造、生物制藥等高端制造業集聚發展勢頭正在逐步形成。
基礎設施突破都市建設提速
圍繞“產城融合”的現代航空大都市建設模式和航空港實驗區“大建設、大發展、大跨越”目標,鄭州市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加快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短短幾個月時間內,水、電、氣、暖和交通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就取得突破性進展:
——供水能力10萬噸∕天的第一水廠建成供水;
——2座220千伏變電站、3座110千伏變電站建成運行;
——5萬噸∕天的第一污水處理廠,10萬噸/天的第二污水處理廠建成運轉;
——15萬立方米∕小時的燃氣門站建成投入使用;
…… ……
為增強實驗區的快速集疏能力,積極采取措施加快形成陸空銜接、多式聯運、內捷外暢的立體型、網絡化、快速度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目前,航空港實驗區已建成道路總里程69公里,實施的省、市投資的道路共計53條,總里程338公里,道路總投資137億元。
為塑造生態宜居城市空間,投資75.8億元打造生態綠化項目,營造沿河畔、享林海的田園棲居生活。長度約27公里,綠化總面積約4662畝的南水北調運河生態防護綠廊項目已完成前期準備工作;長度約208公里,綠化總面積2000萬平方米的河西區域“三縱三橫”及河東區域道路兩側生態廊道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中。
確定3平方公里核心區建設方案,啟動包括大型城市綜合體、總部經濟、金融會展、星級酒店、休閑娛樂、教育醫療等,計劃2015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目前,裕鴻世界港、沃金商業廣場等項目已基本建成投入使用,正弘城市功能區、河南省公共衛生醫療中心、鄭州市人民醫院港區醫院等項目已開工建設。
鄭州航空港實驗區入住人口已達70萬。目前,水、電、氣、暖等基礎設施基本配套,有條件滿足入駐企業工作和生活需求。
春節臨近,航空港向全省人民提交了一份精彩答卷:預計2013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70億元,增長30%;固定資產投資200億元,增長75%;進出口總額350億美元,增長25%;財政公共預算收入15億元,增長106%。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增長64.18%,居全國主要機場第一位;鄭州機場口岸通關達601615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52%,內陸開放平臺、窗口效應初步顯現。
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改革再深化,開放再擴大。鄭州航空港這片熱土,全面推進濟南至重慶、太原至合肥高鐵的“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建設,加快鄭州鐵路一級口岸和中原國際陸港建設,全面啟動國際集裝箱班列過境中轉試點、汽車整車口岸、食品藥品口岸、經開區綜合保稅區、過境免簽等申報工作,爭取國家第二批自貿區試點。
鄭州航空港,正呈現出一派新的大干快上的發展形象、核心增長極形象和現代化新城區形象。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深圳將建無人機產業基地
- 下一篇:委內瑞拉買家欲購16架“重慶造”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