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物航空燃料發展現狀
新華社圖表,北京,2014年2月12日 新華社記者 鄭悅 編制
中國民用航空局12日向中國石化頒發了1號生物航煤技術標準規定項目批準書,這標志著國產1號生物航煤正式獲得適航批準,可以投入商業使用。中國成為繼美國、法國、芬蘭之后第4個擁有生物航空燃料自主研發生產技術的國家。
生物航煤是以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生產的航空煤油,與傳統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具有很好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
一些歐美國家從2008年開始,廣泛開展了生物噴氣燃料的示范飛行,2011年開始進行生物噴氣燃料的商業飛行。這些生物燃料主要以椰子油、棕櫚油、麻風子油、亞麻油、海藻油、餐飲廢油、動物脂肪等為原料生產。
2008年至2011年,新西蘭航空公司、美國大陸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公司、墨西哥航空公司、荷蘭航空公司等多家航空公司在大型客機上對生物質航煤比例小于50%的航煤油品進行過飛行測試。
2008年,英國維珍航空公司率先以波音747飛機進行了混合燃油的飛行試驗。
2011年4月起,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在一架往返于法蘭克福與漢堡的空客a321型客機上使用生物混合燃料。
荷蘭航空公司采用餐飲廢油提煉生物燃料,并從2011年9月起啟用使用生物燃料的客機。
英國湯普森航空公司2011年10月成功推出由英國機場始發的“餐飲廢油航班”。
巴西航空企業目前已完成乙醇航空煤油研究的小規模試驗,正在做試飛準備。
我國的生物航煤研發始于2008年中國石油與美國霍尼韋爾公司的合作。借助霍尼韋爾的關鍵技術,雙方以小桐子(麻風樹種子)為原料采用加氫工藝技術在四川南充建設一套6萬噸/年航空生物燃料生產裝置,已于2011年在國航客機上驗證飛行成功。
中國石化于2009年啟動生物航煤的研發工作,并成功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航煤生產技術。2011年12月,首次生產出以棕櫚油為原料的合格生物航煤。2012年10月,又成功將餐飲廢油轉化為生物航煤產品。
(新華社北京2月12日電)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