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柔翼無人機將進行首輪消云除霧試驗
中航工業航宇公司董事長馬永勝4日在北京透露,由中航工業航宇公司研制的柔翼無人機研發取得重大進展,即將在機場、港口進行首輪消霧試驗。
近年來,重霧濃霾現象日趨嚴重,不僅對交通運輸和人們出行帶來諸多影響,更直接威脅國民健康。如何利用航空平臺,高效開展重霧消除工作,還國人一片藍天,很快成為航空人關注的重點之一。
馬永勝說,3月份,國家氣象局將組織氣象專家、航空專家召開柔翼無人機在人工影響天氣中的應用專題論證會,并于機場或港口進行首輪消霧試驗。
馬永勝介紹,柔翼無人機作為消霧平臺具有五大特點:一是有效載荷大。相對同等起飛重量的固定翼無人機,其有效載荷約是固定翼飛機的3倍。
二是安全可靠,即使在動力發生故障,發動機停機無動力的情況下,也可依靠翼傘緩緩滑翔降落,不會對設備和地面人員造成損傷。
三是飛行時間長,一次加油可以留空3小時以上。
四是操作易便,50米距離拖曳即可起飛,空中作業姿態調整方便,降落平穩。
五是成本低廉,初略估算,柔翼無人機的采購成本和維護成本是同量級固定翼無人機或無人直升機的1/3~1/5,使用成本是其1/10,平時也無需進行復雜的維護和保養。
柔翼無人機是中國第一種翼傘無人機,它的機翼是“柔軟”的。專家形象地說,它就是一具加裝了自動控制系統,可以自主起飛、巡航和精確著陸,無人駕駛的動力翼傘,可以攜帶約占起飛重量40%的有效載荷進行飛行作業。
2012年底,柔翼無人機在中航工業航宇試驗場實現首飛;2013年4月針對消霧作業需求進行了起飛、降落、直線飛行、盤旋、爬升和超低空飛行等多個科目近100飛行小時的飛行試驗考核;2013年12月進行了飛行演示。2014年1月啟動了中型(起飛載荷240公斤)和大型(起飛載荷600公斤)型號的研發。
項目專家表示,該類型無人機除用于消霧作業外,還可以用于電力巡線、農業播撒、搶險救災、航拍航測等領域。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