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客集團及波音公司推動航空領域中小型企業發展
據法國《費加羅報》網站3月22日報道,全球兩大航空企業——空中客車集團及波音公司已完成訂貨工作,并推動著航空領域的中小型企業發展。
法國一家中小型組裝企業Duqueine Composites的總裁Gilles Duqueine表示,“空中客車集團邀請了其所有供貨商參觀首架A350客機。當我看到它在我面前起飛時,我有一種十分驕傲的感覺,就好像看著我自己的作品在飛翔”。他不會忘記2013年7月14日,首架A350客機在圖盧茲機場的停機坪起飛時的情景。Gilles Duqueine再次想起,是2009年改變了他們。起初,他們只是一家開設在羅訥-阿爾卑斯大區的中小型企業,擁有80名員工。2009年時,該公司突破重圍,獲得與空中客車集團合作的機會——A350客機的零部件,這份合約長達10年,價值超過1億歐元。他說,“最龐大的組件是在客機機身的框架,組成了客機的骨架。僅一個A350客機機身的骨架,就需要100個長為6米的環形配件”。
一旦與空中客車集團簽約之后,Duqueine Composites便必須實現其在生產節奏、期限、質量及成本等方面的承諾。他們在Civrieux投資、建設了一間面積為1.4萬平方米的工廠,它完全是為了A350客機而建造的。Gilles Duqueine表示,“目前,我們每天便可生產5個機身框架。在2014-2015年間,我們將能夠每個月交付3至4架客機的零部件。而2016-2017年時,我們便能夠以四倍的速度完成每個月13架的生產要求。我們將與A350客機一同成長,見證并參與到空中客車集團的歷史性事件中去。在未來的五年中,如果我們很好地跟進了A350客機的訂單,那么我們的銷售額將翻一番”。在過去的五年中,該公司已以6倍的增速實現其銷售,獲得6000萬歐元的受益,并且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目前,該公司已擴大企業規模,已擁有750名員工。
該公司與空中客車集團的合作為其帶來了光明的前途,也作為一種企業催化劑而存在,這樣的成功促進了航空領域優秀中小型企業的誕生及發展。事實上,空中客車集團78%的營業額都用來購買其9000家供應商的零件,其中3200家是法國供應商。如今,支付供應商訂單的費用已達到一架飛機總成本的60%。面對波音公司的競爭,空中客車集團在貿易方面努力爭取,但是首先是與其供應商一起在工業方面與波音公司對抗。兩家企業的競爭主要贏在產業鏈的上游部分,如產品創新及發展、工業化及產品質量。
承包商與中小型企業供應商形成一種良性的生態系統,每一方在其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并且都參與到這個龐大集團的成功力。近年來,中小型企業的勢頭正盛。為了重新定義其工作重心及策略,空中客車集團及波音公司都在其明星產品(A350客機及787夢想客機)的制造上融入了新的理念。兩家企業也都要求其合作伙伴分享飛機制造的技術風險及金融風險。他們將飛機切分成很多部分,并實現同時分包給很多公司。
當然,隨之而來的浩大的零件組裝工程也伴隨著很大的挑戰——這些新機型的機身及機翼的組裝。法國利斯航空公司(LISI Aerospace)負責人、機械整裝專家Emmanuel Viellard表示,“787夢想客機是現在最難組裝的飛機”。碳纖維可能會引起一些問題,如雷電或降水環境下是否可以維持良好的密封性。
同時,空中客車集團及波音公司提高了生產節奏,他們從未像現在這樣迅速:2013年空中客車集團生產626架客機,波音公司生產648架。前者已是連續第二年提高生產速度。2003年時,該集團僅生產一半左右的數量。六年中,他們幾乎每個月生產34-42架A320客機。為了支持中小型企業的發展,空中客車集團將訂單延長至6個月,以便給予他們更高的可見度。大部分中小型企業重拾挑戰。法國的這些成功是值得驕傲的,該集團也一直被稱為良好企業的典范。法國航空航天工業集團(GIFAS)內部的中小型企業委員會主席Thierry Voiriot表示,“承包商及供應商之間能夠形成如此高質量的互信關系、互相幫助的友好協議確實是非常少見的”。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