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大飛機的挑戰:不是錢和人,而是實踐
在航空業界,人們習慣將空客公司(Airbus)、波音公司(Boeing)和中國商飛公司(Comac)的競爭,稱為“ABC“的競賽,如今,三家公司競爭的主戰場,就在中國。
“中國在未來20年內將成為世界最大的航空市場,空客在和中國客戶開展合作的時候,如果把商業范疇僅僅局限在買和賣這樣一種簡單的關系上,那肯定是不行的,必須有雙方都能接受的互惠合作原則。”空客公司中國總裁陳菊明說。
這也正是空客通過天津總裝線“加碼”中國的重要原因,在與中方簽署包括天津總裝線二期、空中交通管理新技術應用以及航空業節能減排和環保等方面的一系列合作的同時,空客也獲得了來自中國的航空公司70架的飛機訂單。
老牌飛機制造商波音公司,雖然沒有將自己在美國的生產線移植到中國,但同樣在踐行“合作換訂單”的模式。目前,超過35 家中國的供應商已經參與了所有波音機型的制造,還有數以百計的中國公司參與到了波音飛機零部件的生產中。
此外,兩家飛機制造企業,還與中國的研究機構和石油生產企業合作,為在中國進行航空生物燃料的生產貢獻相關技術和咨詢,并且都在航空相關培訓和技術支持領域開展合作。
相比之下,正在上海埋頭研制國產大飛機C919的中國商飛公司,則享受了一定的“娘家”優勢,飛機還在設計研制中時,就開始陸續獲得國內各家航空公司和飛機租賃公司的訂單,如今已經有400架訂單在握。
根據中國商飛公司發布的2013年度民用飛機市場預測年報,未來20年,C919大型客機所屬的單通道噴氣式客機交付量將超過21200架,價值達1.9萬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將接收3602架,價值3210億美元,而商飛的希望是,屆時C919飛機可以在中國市場占據三分之一的份額,也就是“ABC三分天下”。
不過,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在A公司和B公司紛紛“加碼”中國之時,C公司最近卻在面臨首飛時間推遲的現實。
其實,C919所面臨的壓力,本身就可想而知。不同于支線飛機ARJ21,定位150座級單通道窄體客機的C919,需要直接與波音和空客兩大航空制造巨頭最暢銷的B737MAX、A320機型競爭,而最近兩年,空客和波音又陸續宣布推出基于其暢銷機型的“升級版”A320neo和B737MAX,通過更換更具燃油效率的發動機,給C919帶來的壓力自然將進一步加大。
而在暢銷飛機的基礎上進行升級,自然也比完全從頭開始設計研制更簡單迅速。根據空客公司的預計,A320neo的首飛將在今年第四季度進行,首架A320neo明年第四季度就可以交付使用。截至2014年2月,A320neo系列飛機已經獲得了來自全球50家客戶的2600多架確認訂單,中國的訂單也超過百架。而計劃于2017年開始向客戶交付的B737MAX飛機,訂單數也達到了1848架,而來自中國客戶的訂單,也悄然達到了百余架。
“民用飛機的研制投資可觀,回收緩慢,風險巨大,一個新機型的回收期就要二三十年。” 國家大型客機重大專項專家論證委員會委員、ARJ21-700飛機原總設計師吳興世曾告訴本報記者,而我國的飛機制造和發達國家的技術水平還有差距,民用飛機還在追趕的路上,“最大的挑戰不是錢和人,而是實踐。”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