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航空將成為新疆民航發展的重要路徑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運輸因其快速、舒適、便捷、安全等特點,正逐步成為廣大人民出行,特別是長距離出行的重要方式。對于需要短距離出行的人們來說,由于眾多客觀因素的限制,很多平民老百姓對航空出行仍望塵莫及,甚至很多邊遠欠發達地區的人們連飛機都沒有見過,尤其是在新疆這樣地廣且偏遠的地區。為解決這些問題,民航新疆管理局提出了發展民生航空的理念。
所謂民生航空,就是以通用航空、通勤航空、應急航空為主要內容,以支線機場、空管、油料等保障單位非市場化運作模式為實踐方向,突出民航“民生線、生命線、維穩線”公益性特點的運輸方式。筆者認為,對于新疆地區而言,發展民生航空,可以提高航空運輸的通達性,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坐得起”飛機的需求。
新疆地處我國西北邊陲,高山與沙漠眾多,地理條件惡劣,使大力發展鐵路、公路等運輸方式受到制約。然而,新疆既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絲綢之路經濟帶”構建中最具地緣優勢、區位優勢和人文優勢的核心地帶,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中重要的戰略樞紐。因此,對于新疆地區來說,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將是一個千載難逢的重大戰略機遇。
在區域經濟上,對內,新疆是我國能源和資源富集區,農林牧、光、熱、煤、石油、天然氣、旅游等資源豐富;對外,烏魯木齊市西面中亞,是我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與中亞經濟的互補性使烏魯木齊市逐步成為中亞地區的國際商貿中心和物流中心。隨著新疆的大開發、大建設和大發展,新疆地區的航空需求亟待進一步得到滿足。
在筆者看來,新疆尤其適合發展“三小一低”的通勤航空,可以憑借“小機型、小機場、小航線、低成本”等特點,有效解決因運輸系統滯后而導致的偏遠地區村鎮、社區、礦山等地居民日常出行和經濟往來不便等問題。
以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的巴州為例,其面積達472472.1平方公里,是我國行政面積最大的地級行政區。從且末到庫爾勒的陸路距離有720公里,開車要七八個小時,容易出現疲勞駕駛的情況,導致安全隱患。如果恢復中斷的從且末到庫爾勒的航線,采用運12飛機輸送旅客,只需1個半小時就能抵達,而采用更先進機型來輸送旅客的話,估計只需四五十分鐘就能抵達。
如果從且末到庫爾勒的通航運營成功的話,可以作為試點推廣到全疆。作為運輸航空和通用航空的連接點,將有效提高我國航空網絡的通達性,促進邊遠和交通不便地區航空業的發展。
此外,在巴州47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上,目前只有3個支線機場,而實際上的需求量遠不止于此。如果將2個小時內的航班改為低成本航班,建設一批低廉的通勤機場,形成一個樞紐做低成本航空,一方面,將給機場帶來更多的客流量和更大的商機;另一方面,可以為百姓提供更加豐富的航線產品,滿足不同旅客不同的消費需求,為旅客帶來更加便捷、經濟的旅程。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情況下,構建“民生航空”是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也是新疆民航發展的必然選擇。利用巴州的地理優勢發展民生航空,對于加快新疆經濟發展、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積極開展短線航空試點,不斷推進新疆民生航空事業的發展,必將實現 “飛得起、坐得起、用得上”的目標,滿足新疆各族群眾生產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航空需求,造福全疆各族人民。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