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航空產業體系形成 去年總收入超過600億元
航空產業是陜西省優勢明顯的戰略性產業,從給國產大型飛機提供產品支援到整機的研制生產,近年來,陜西航空的道路越飛越寬,初步形成以研發生產為主的完整航空產業體系。
這兩天,在西安閻良航空產業基地,西安三角航空科技公司剛剛交付了一批為國產大型客機C919量身定制的鈦合金鍛件,而生產設備就是眼前這臺大型裝備——4萬噸大型模鍛液壓機。目前,這臺由西安三角航空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設備,已成功進行了航空發動機渦輪盤、大型飛機起落架、鈦合金結構框等典型航空精密模鍛件的生產和試制任務,有力保障了我國大飛機項目的研制。
西安三角航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周曉虎:“鈦合金有一個特點,它的鍛造溫度范圍特別窄,冶金控制和尺寸控制要求非常高,4萬噸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一臺模鍛壓機,這臺設備的整個設備參數和控制能力相當出色,在鈦合金C919鍛件的整個生產過程中,這臺設備發揮了它應有的能力。”
在中航飛機西安飛機分公司,最近一段時期,培訓部門的幾臺駕駛模擬器一直在連軸轉,每天至少工作十六小時以上,一批來自尼泊爾、玻利維亞、喀麥隆等大洋彼岸國家的飛行員,在本國航空公司訂購了西飛生產的新舟60飛機后,前來學習飛行技術。
玻利維亞BOA航空公司飛行員理查德·卡迪瑪:“我們一進去就感覺這個設備非常漂亮,坐到那兒之后感覺整個環境是比較舒服的,操作起來還是比較得心應手的。”
中航飛機西安飛機分公司民機事業部民機培訓處副處長王治:“我們這里工作量也處于飽和的狀態,我們下一步要成立一個更大的培訓體系,包括承建更多的模擬機,承擔更多的培訓任務,以滿足我們的飛機銷售。”
除了出售飛機時的初訓,西飛公司還會為客戶提供之后的復訓,在研制、銷售和服務過程中充分滿足客戶的要求,通過“賣產品”向“賣服務”轉變來為中國民機贏得更大的國際市場。截止目前,新舟系列飛機已獲得國內外超過17個國家的210架訂單。眼下,新舟700新型渦槳支線飛機研制項目也已立項,預計2016年實現首飛。
中航飛機西安飛機分公司副總經理張小紅:“今年預計我們交付量能達到15架次,我相信不管國外和國內,通過我們努力地開拓這個市場會越來越穩定,而且交付量會越來越大。”
目前,我省正著力打造以西飛公司等大企業為旗艦,以西安閻良航空產業基地等為支撐的“產業航母”,形成集飛機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試驗試飛、產品支援、綜合保障及教學培訓為一體的完整航空產業體系,去年全年,全省航空產業實現總收入超過600億元,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列。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