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造”叫響航空產業鏈
從飛機研發、設計、制造到后期運營,有“航空第四城”之稱的成都正在滲透到航空產業鏈的各個環節。而作為四川省重點打造的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之一的航空與燃機產業,目前在成都已形成覆蓋“前端研發、后端制造、末端市場”的完整布局。
根據成都市此前出臺的《成都工業“1313”發展戰略(2014—2017年)實施計劃》,成都將以大型客機的機頭大部件、噴氣公務機、無人機、航空發動機等項目為龍頭,培育特色突出、創新能力強、擁有知名品牌的航空航天產業集群,建成中國航空航天產業的主要基地。力爭到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500億元。
“國家隊”云集
今年上半年,成都航空產業喜訊不斷。4月16日,國航北京飛成都的“寬帶航班”已經完成載人測試,支撐這一試驗的技術叫地空寬帶通訊機載系統,由成都凱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制。
7月31日,由中國自主研制的大型噴氣式客機C919首架機頭部段在成都下線,這標志著中國在飛機復雜部段方面的制造提升到了一個新的臺階;8月8日,成都航空四站科技集團公司、四川宇翔通用航空公司與金堂簽訂通用航空機場項目建設投資協議,明年私家飛機有望在金堂起降……
作為國家航空航天產業基地,成都已形成了集飛機研發、設計、制造、測試及空管自動化、飛行流量管理系統一體化的日臻完整的航空產業鏈。
據成都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在發展航空與燃機產業方面有一定的先天優勢:國家在四川布局了一大批航空與燃機產業領域的龍頭企業和科研院所,絕大多數都在成都。
其中,成都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重要的航空發動機專業生產廠,具備航空發動機整機生產、測試、總裝能力,目前正承擔著國家重點型號航空發動機的研制任務。
中航工業成發集團與世界排名第一、第二的航空發動機生產企業同步研發生產合作,成為世界著名飛機發動機制造商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全球僅有的三家“優秀供應商”之一;而中航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先后成功研制了殲7C/D、梟龍/FC-1、殲10、殲10雙座、翼龍等一系列先進戰機……
除“國家隊”云集外,一些民企也擁有了核心領先技術,尤其是隨著近年來成都對航空產業的持續推進,已經吸引了一批具有技術領先優勢的民營企業前來。例如成都航宇超合金技術有限公司將于明年投產,屆時成都將具備生產第五代含錸高溫合金材料及單晶葉片的實力,這是制造航空發動機和工業汽輪機的關鍵材料。
軍民合作方面也日益加深。今年6月份,四川省商用無人機產業聯盟在成都成立,這是由中航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與四川漢科計算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牽頭建立的,將致力于探索無人機“民用化”途徑、研制無人機通用化平臺,下一步將啟動打造“翼龍無人機”、“海巡者無人機”、“VD200無人機”三款機型,投入民用市場。
據成都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透露,接下來成都將積極爭取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研制任務,參與到關鍵部件的制造中。積極研制大飛機、公務機、無人機、航空發動機、推動航空制造民用產業化等,這些是成都打造具有國際水平的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制造基地的主攻方向。
產業鏈優勢顯現
由中國自主設計的國產大型客機C919即將在2015年底首飛,未來將有望與空客和波音在國際大型客機制造業中形成并立格局。而C919上不少元素都來自成都:機頭成都造,客艙娛樂系統成都造,其重要的“眼睛”——通信導航系統也將誕生于成都。
在成都,與航空產業相關的成果還有很多。殲七、梟龍、殲十系列、無人機等多個國家重點飛機型號研制和大量預研課題任務都有成都的參與。
從產業現狀到科研實力,成都在航空產業已經具備了比較優勢。成都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擁有較好的航空發動機產業基礎,整機制造、關鍵部件制造、維修和研發設計產業鏈比較完整。
未來,成都在發展航空產業方面,將加強總體設計和統籌協調,把已有的軍工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依托現有的優勢,積極開展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推動航空制造民用產業化,突破關鍵材料研制,大力發展整機總裝和測試,培育核心部件制造商,努力建成具有國際水平的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制造基地。
具體實施上,成都將依托成發公司、5719廠等重點企業,積極爭取國家研制任務,參與到關鍵部件的制造中。與此同時,鼓勵成發公司繼續擴大轉包業務,不斷拓展合作領域,參與民用航空發動機主流機型研制,努力成為幾大公司的風險合作伙伴及一級供應商,成都政府在其新產品開發、采用新標準等方面給予支持。
隨著四川國際航空發動機維修公司落戶成都綜保區雙流園區,未來將開展發動機保稅維修業務。按照該公司維修100臺發動機的近期規劃測算,一年的維修費用收入將達到2億美元,且會拉動相關零配件的進口。項目全面建成后,維修數量將達到600臺/年,屆時成都有望成為世界最具競爭力的航空發動機維修基地之一。
借助開展保稅維修業務的契機,成都正在計劃構建航空發動機產業鏈。在鼓勵成都精密制造企業通過各種途徑進入航空發動機領域,構建“小核心、大協作”的產業體系時,政府將在固定資產投資、企業拓展市場和鼓勵企業間協作配套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同時協調成都海關等單位研究燃機海外機組保稅修理業務,以提高成發公司海外機組修理的競爭力。
發力航空服務市場
從設計、研發到維修的完整產業鏈條,正在為成都拓展航空服務市場提供機遇。四川縱橫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文彬認為,“四川和成都發展通用航空(指使用民用航空器從事公共航空運輸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動,包括從事工業、農業等作業飛行以及公務機服務、搶險救災、海洋監測等方面的飛行活動)的優勢很明顯。”
在胡文彬看來,作為航空工業大省,四川具有先進的飛機、航空發動機和航空裝備的研究、制造能力,技術優勢獨特,配套產業鏈完善,更有發展通用航空的人才基礎,廣漢的飛行學院能夠提供發展通用航空的所有專業人才。“目前公司的技術團隊已經有80余人,年內還將進一步擴充。”胡文彬說。
胡文彬所在的四川縱橫航空是中西部地區最早開始公務機飛行、托管、維修、地面保障、購機咨詢的高端公務機運營商,目前已經擁有兩架灣流公務機。8月21日,其中一架灣流G450型飛機剛剛完成長達萬余公里的飛行,回到成都基地;另一架灣流G550則正在美國執行航班任務。“公司目前的兩架公務機,任務幾乎是飽和的。”胡文彬說。
在胡文彬看來,成都快速發展的經濟為通用航空發展提供了最強的助力。國際經驗顯示,在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時,通用航空將進入快速發展通道,目前四川的全省人均GDP已經超過了這一水平。胡文彬透露說,“有企業家正在和我們談,希望將其公務機交給我們托管。從目前洽談的進展來看,年內托管飛機的數量將實現大的突破。”
除企業家購買公務機外,一些商務人士則愿意租用縱橫航空的飛行服務。據胡文彬介紹,當前客戶使用飛機并不局限在商務方面,還有不少是用于朋友聚會和旅行。前不久有一位客戶,租用飛機先往香港接了幾位朋友,再一同飛往馬爾代夫度假。“現在的公務機市場就像上世紀90年代國內剛剛起步的汽車產業,私人有汽車或者租車自駕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未來公務機也能像今天的汽車一樣,做到平民化的普及。因為公務機不僅有灣流這樣的頂級品牌,也有價格較低、適合更廣泛人群的機型和品牌。”胡文彬說。
數據更能說明問題,五六年前,雙流機場公務機起降平均一周才一個架次,而根據目前的數據推算,今年雙流機場公務機年起降架次將突破700個。胡文彬認為,這說明這個市場正處于上升空間,擁有較強的剛性需求。
除縱橫航空外,成都已經擁有四川駝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等數家通用航空公司。除空中救援等業務外,目前駝峰航空正在打造空中游覽項目。屬于基礎設施配套的機場和服務站也進入了政府規劃,金堂和溫江兩地已經完成選址,將在近期開建。
從設計、研發、制造,到帶動航空服務市場,而成都航空服務市場的繁榮也正在進一步推動上游升級。今年3月,中航工業公務機發展有限公司在成都掛牌成立,將在未來發展噴氣公務機項目。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將于2015年形成組裝飛機的總裝、試飛、噴漆、內飾、交付等能力,到2025年實現系列化、產業化發展。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墨西哥航空制造業以接近中國的速度在發展
- 下一篇:北京搭建空中醫療救援網覆蓋京津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