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架國產無人機老國展秀實力
昨天,參觀者在中國無人機大會上觀看翼展超過10米、續航時間達到5小時的全電動無人機。
航拍、測繪、電力巡線、搜救反恐、精確打擊……無人機在軍事和民用領域都在大展身手。昨天,中國無人機大會及展覽在國展(老館)舉行,40多架國內最尖端的無人機集中展示了中國無人機產業的實力。記者從展會獲悉,無人機已成為通航領域的最大熱點,尺寸也越來越大,民航正在醞釀相關空管辦法規范民用無人機的飛行,但7公斤以下微型無人機的飛行還是會比較自由。
相比其他航空領域,無人機在全球的發展起步較晚,中國無人機產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差距也較小。據統計,國內研發、生產、運營民用無人機的企業已多達300至400家,從業人員超過萬人。業內人士預測,無人機有望在通航作業中占據半壁江山,省去人工駕駛的高成本高風險。這次無人機展覽,國內62家無人機企業亮相,其中主流無人機研發制造企業占25%。
“能打開看看里面的設備系統嗎?”在中航工業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展臺,幾名新加坡客人對最搶眼的純電動無人機格外感興趣。這架通體純白的飛機,翼展達到10米多,重量240公斤,幾乎是昨天展館內最大個的機型。不同于普通無人機燒航空汽油或煤油的方式,驅動這架飛機連續飛行三五個小時的動力全部來自鋰電池和燃料電池。“燃料電池在汽車上已經應用,在飛機上還頭回試用。”現場工程師介紹,飛行中這架飛機惟一的排放物就是水。這款無人機最高能飛到5000米高度,最高時速150公里,但需要滑行200多米起飛,對起降條件有較高要求。
為了防止干擾民航飛行,目前國內116公斤以上的大型民用無人機的飛行由民航局管理,而中小型無人機飛行管理權限已下放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AOPA)管理。AOPA相關負責人表示,日漸流行的微型航拍飛行器的飛行安全主要由操作手自行負責,小范圍飛行不用申請飛行許可,另外在人煙稀少、空曠的非人口稠密區進行試驗的無人機也無需證照管理。但頻繁采用7公斤以上無人機作業的通航企業,操作手需要經過44小時的訓練并獲得相關執照。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