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粵西,珠海機場能否成戰略支點?
珠海機場旅客吞吐量
2013年 達到290萬人次
2012年 突破200萬人次
2014年 預計突破400萬人次
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日,在珠海唐家生活多年的常先生從珠海機場飛往北京,突然發現在登機安檢時要排很長的隊伍,而從北京返回珠海的航班也多了不少。“這兩年來珠海的人氣越來越旺了。”常先生說。
安 檢排長隊和航班增加的背后,是珠海機場近兩年來不斷增長的客貨流。今年截至10月7日,機場旅客吞吐量歷史上首次超過300萬人次,同比增長40%以上; 截至10月9日,珠海機場貨郵吞吐量超1.6萬噸,同比增長27%。今年400萬人次客運量的目標也有望實現。
這是新的起點。致力于建設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珠海,如今正搶抓機遇在西部構建港珠澳立體交通樞紐,其中機場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這也是珠海提升交通和城市輻射力、努力建成珠江西岸經濟發展新增長極的重要支撐。
但是,在珠海300萬的客流中,僅有約三成來自本地,周邊中山、江門、陽江等地旅客占比并不高,航空貨郵運力也多在珠海本地消化,以珠海機場為核心形成的臨空經濟產業對周邊城市乃至粵西地區的輻射力仍然有限。
當前,廣東正全力推動粵東西北振興發展,珠海堪稱未來港澳對接粵西的“橋頭堡”,如何發揮機場以及臨空經濟對粵西地區的輻射作用,成為戰略支點,從而帶動其發展,成為一個新的課題。
據了解,目前珠海機場擬投4.2億元對硬件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同時爭取開通機場國際口岸,并在客流、貨流方面加強與粵西地區的合作。
本地及周邊旅客出現外流
逾九成貨郵運力用于本地
隨著各項設施的不斷完善,近年來珠海機場的客流在不斷增長。2012年,珠海機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萬人次,步入中型機場之列;2013年旅客吞吐量達到290萬人次,同比增長38.7%。今年前9個月旅客吞吐量就已超過290萬人次,增速不低于40%。
雖然珠海機場目前的客源十分多元,但來自中山、江門、粵西地區的客流較少。珠海機場相關負責人介紹,自4月以來,本地旅客僅占32%,其中包括中山、江門等周邊地區的旅客,且周邊地區的旅客占比并不高。
目前,珠海周邊有廣州白云機場、深圳寶安機場等大型機場,而珠海機場在價格與航班航線上與之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導致附近的中山、江門、陽江等地旅客甚至珠海本地的一些旅客都流失到白云機場或寶安機場。
記者了解到,廣深兩地機場機票經常打折,更有不少廉價航空公司推出廉價航班,吸納了許多周邊客流。同樣行程的機票,珠海機場出發的航班一般要高出200元。 以廣州和珠海飛北京的航班為例,從廣州飛北京,經濟艙機票全價為1700元,而從珠海起飛,打九折后價格仍然要高出50元。
“在相 同價格的情況下,我會選擇珠海。然而,更多的時候是珠海機場的機票價格比廣州、深圳兩家機場的還貴,班次也比較少,讓我不得不舍近求遠。”記者在距離珠海 機場較近的吉林大學珠海學院、遵義醫學院珠海校區隨機采訪30多位學生,他們普遍認為珠海機場的機票價格不算“親民”。此外,航班航線不夠豐富也是他們不 愿意選擇珠海機場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貨運方面,珠海機場對于周邊及粵西地區的輻射作用尚未顯現。珠海機場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盡管當前機場航空貨運業務覆蓋國內外280多個城市和地區,但九成以上貨郵運力均用于消化本地貨物的運輸,周邊地區較少將貨物運到珠海機場進行空運。
交通對接制約輻射粵西
機場硬件軟件有待提升
珠海機場位于珠江口西岸,東鄰香港、澳門,北接中山,西連江門、陽江、茂名和湛江,距離珠海市區和澳門約35公里,距離中山、江門市區約75公里,距離陽江、茂名約250公里,可以覆蓋服務的人口超過2400萬。
按 機場覆蓋城市人口總量計算,珠海機場覆蓋服務區域客源十分充足,比照目前機場擁有的約80萬本地客源,周邊地區仍有很大的挖掘潛力和空間。但是記者采訪了 解到,珠海機場要想發揮對周邊及粵西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仍然需要解決機場自身硬件、軟件以及交通對接等瓶頸。
“因為地面交通接駁和地區往來耗時等因素,珠海機場這幾年對茂名、陽江等地市場的拓展和客流增長都不盡如人意,目前兩地以旅行社組團到機場搭乘飛機的方式為主。”珠港機場管理有限公司傳訊事務部經理滕巖說。
在不少“空中飛人”看來,珠海機場的位置雖好,但在城市交通網絡中仍有“盲區”,路面交通存在“劣勢”。“現在機場高速雖然全線通車但周邊地區并不十分了解,宣傳和路標設置還不到位。”滕巖說。
據悉,今年8月,機場高速金臺互通段正式通車,讓機場高速與西部沿海高速兩條主骨干路網實現全面對接,打通了粵西地區聯通珠海機場的“最后一公里”。但路網開通不久,各項配套仍有待完善。
在 采訪過程中,一位機場乘客向記者“吐槽”:“有陽江的朋友在珠海機場坐飛機,到西部沿海高速珠海段,因為與機場高速連接路段標識不清,最后只能繞道,差點 就錯過航班。那位朋友表示,以后還是會選擇到廣州或深圳坐飛機。希望珠海的高速公路能夠標識清晰,方便外地人。”
事實上,因為交通 原因而放棄到珠海機場搭乘飛機并非個案。有珠海本地商客對珠海機場交通條件做了簡單的計算。機場距離珠海市區約40公里,在目前的交通情況下,市區到珠海 機場,坐公交車大致需要兩小時左右,開車或乘坐機場大巴則需要45分鐘以上,相較珠海周邊城市的機場,在拱北的乘客可以選擇澳門機場,而遠在唐家一帶的乘 客,到廣州搭乘飛機則更加方便。
在物流基礎設施方面,以機場對周邊地區產業、經濟帶動作用最有潛力的航空物流運輸為例,目前,珠海 機場航空物流倉儲僅有一個庫區面積為2816平米的航空貨站。機場相關負責人透露,隨著機場旅客、貨運吞吐量的不斷上升,未來幾年,航空貨站的物流倉儲能 力將飽和,進而限制機場的進一步發展。另外,目前珠海機場仍未開通國際口岸,這對機場開展國際航空物流、提升機場輻射力也形成了制約。
對外延伸粵西交通服務
對內投4.2億改造機場
著眼于廣東的長遠發展,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粵東西北振興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并要求珠三角地區進一步提升對粵東西北的輻射帶動能力。廣東新型城鎮化規劃也提出,要加快“珠中江+陽江”新型都市區建設。
作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珠海也正在西部地區著力打造以先進裝備制造業為重點的現代產業、構建港珠澳立體交通樞紐為核心的大交通格局、以產城融合為著力點的生態宜居新城,并以西部地區為重點,進一步增強對珠江西岸乃至粵西地區的輻射力。
珠海機場是珠海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之一,也是目前珠江西岸功能最完善的機場之一,發揮珠海機場對周邊乃至粵西地區客運、貨運、航空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將有力促進珠海核心城市的建設,對珠海建成珠江西岸經濟發展新增長極也有重要的意義。
記者了解到,面對發展存在的瓶頸,珠海機場正從硬件軟件方面同時著手進行解決。按照計劃,珠海機場擬投資4.2億元進行升級改造,改造內容包括國際口岸建設 (含國際航班保障設施)、東指廊升級換代、飛行區擴容與升級改造、航站樓規劃改造(含公務機候機廳)、新航空貨站建設、特殊系統及專業設施設備升級。
其中,2014年計劃投資1.7億元對上述除新航空貨站建設以外的所有項目進行升級。而從2015年起,珠海機場將分3年投資3000萬元建設新的航空貨運站以滿足未來旅客及貨物的運輸需求。
除 了硬件之外,珠海也在交通方面加快對接粵西市場,將“免費過夜停車”等惠民措施的范圍延伸到陽江地區。凡乘坐珠海機場來回程航班的陽江自駕車市民,其過夜 車輛免收停車費用且不限過夜天數。同時,隨著未來粵西地區到珠海搭乘飛機的客流增長,機場也會逐步考慮再開通專線大巴,保證服務。
滕巖告訴記者,機場近期正在陽江等粵西地區的市民中推廣自駕到機場搭機,為解決外地人不熟悉路網的問題,機場更專門印制《珠海機場自駕車指南》、《珠海機場航班時刻表》和《珠海機場旅客乘機指南》等宣傳資料向市民免費派發。
“珠海機場正處在高速的發展期,隨著客流的不斷增加,機場在增加航線、加密航班方面也會緊緊跟上,未來會有更多航班和航線從珠海機場起降,滿足旅客需求。”珠港機場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程繼紅說。
記者觀察
從廣東均衡發展看珠海機場支點作用
作為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戰略部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的各項工作正全力推進,這將有力促進廣東的區域均衡發展,推動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目標。
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集“海陸空”交通運輸于一體的珠海未來一躍成為港澳連接粵西的交通樞紐,這個大的變局決定了珠海必須從更高的視野去謀劃交通乃至城市的建設。
機場的發展亦是如此。眾多地區的發展經驗表明,空港作為稀缺品,是一個地區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目前在珠江口西岸乃至粵西,珠海機場的地緣優勢都比較明顯,加上珠海立體的交通體系,其發展狀況和綜合前景被各界看好。
這樣一個獨特的資源,應該在區域發展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近幾年珠海機場在客運、貨運方面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機場的戰略價值并不止于此,還可以以此為核心朝著更廣闊的臨空經濟發展,這樣才能更好地帶動珠江口西岸和粵西的經濟發展。
臨空經濟的產業具有產業鏈長、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特點,具有特定的航空樞紐指向性,主要包括服務于航空樞紐的維修后勤配套產業、航空運輸和物流服務產業、航空運輸指向性的加工制造業和有關服務業、以研發和管理為主的公司地區總部經濟等。
作為臨空經濟最重要的支撐,珠海機場未來的發展則應著眼于服務整個臨空經濟而不只是客流或貨運。對機場的謀劃,也應該進一步考慮機場與交通、產業、城市發展的關系,進行統籌謀劃。
比 如以此為依托,發展航空運輸,使之成為珠江口西岸以及粵西地區的空港物流樞紐;發展與航空有關的維修制造業,帶動珠江口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發展與 航空物流有關的商務服務業,使機場所在的區域成為珠江口西岸的人流、物流、資金流集聚中心;通過與港澳合作發展高端服務業,吸引先進生產要素聚集,從而促 進珠江口西岸以及粵西地區的產業轉型升級。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珠海機場不僅是珠海自己的機場,而且是珠江口西岸以及粵西地區 可共同利用的機場。未來借助機場的功能輻射以及港珠澳大橋的紐帶作用,西岸以及粵西地區可以深度融入全球化的分工方式,借助各種資源補充各項產業的短板, 從而促進原有產業的優化和升級,這對促進廣東的區域均衡發展意義重大。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